第六零六章 隘城

    第六零六章 隘城 (第2/3页)

蓝天之下。峻峭挺拔。山腰以上全是积雪覆盖,山巅云雾缭绕,如若仙境一般。

    王源知道,大军已经行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前方的两座雪峰正是墨脱城西南方向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两座高峰。一座名叫南迦巴瓦峰另一座叫做加拉白垒峰。这两座雪山之南便是另外一个国家,被大唐称之为天竺的国家。王源有些无语,按照西游记中的描述,天竺便是唐僧取经之地,这难道已经是到了西天了不成?

    除了两座惊艳的雪峰之外,站在山坡上往下看,前方谷地一片郁郁葱葱,四周群山环抱,数峰突起,宛若莲花一般将这片巨大的谷地环抱在其中。再往远处看,一条弯如满弓的大峡谷从谷地之间穿过,往南流向葱郁不可知之处。

    那是雅鲁藏布江,那是高原上最大的一条大峡谷之地。墨脱城便在峡谷东边,谷地另一侧的山梁上。那是一座不大但很明显占据着要道隘口的城池。四周群山矗立,西侧大峡谷横亘于前,那里是唯一的出口。

    墨脱城便是一座隘口,一座原本用来封锁住东南方向通向律賁城的入口。吐蕃东部通向逻些城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从沙漠之地进军途径牦牛河一路往东在转而往南抵达逻些城。一路便只能是从金沙江溯流而上抵达律賁城,再从律賁城从墨脱城的关隘通过抵达匹播城然后才是逻些城。除此之外,再无路可行。

    (这里多几句嘴:有人或许会觉得,在地图上看起来通向某地的道路有无限条。当然那是在地图上而言。实际上,没有路便是没有路,你有天大的本事都不成。就像曾经的四川,很久以前人们到不了蜀地,因为高山峡谷阻隔,蜀地无路通向中原。后来的所谓的蜀道都是在崖壁上开辟而出,所以才有了交流。开辟的这些道路也大多是为了战争服务。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栈道是蜀道,陈仓也是蜀道的一条。如今蜀道已有数条,但即便有了这些道路,也是很难通行。这才有了太白诗句中所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轻装上阵尚且如此,古代作战时携带大批的辎重和粮草前行,则必须有路可达,否则一切都是枉然。让你抵达了想要去的地方,你也只是去送死。)

    当日傍晚,大军从东方山峦之中下到了谷地之中,这里倒是一片世外桃源,花树满地,溪流纵横,若是能在此居住倒是方外胜处,只可惜大军抵达这里是要打仗的。

    很明显墨脱城的守军对**的到来早已知晓,**扎营的时候,墨脱城的山梁上数十股探马流水介的下到谷地里在**营地数里之外窥伺。但王源知道,墨脱城的守军是不可能有所动作的,看地势墨脱城雄伟艰险,傻子才会放弃这样险峻的城池来自找麻烦。

    虽然墨脱城西北百里外便是匹播城,那里有八九万重兵驻扎,但王源其实也并不担心匹播城的兵马会来增援。因为墨脱城的地势和规模决定了他不可能容纳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