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七章 逼迫

    第八七七章 逼迫 (第3/3页)

任的人。

    况且从刚才的话中,严庄也听出来了,安禄山对自己一直都是不放心的,所以和晋王之间的交往也是安禄山极为忌讳的地方。即便自己已经做的足够小心,但安禄山手下的耳目必是已经将自己和晋王之间的隐秘交往的过程都看在眼里,并且禀报给了安禄山了。

    “严庄,你心里一定很不服气。朕知道你是倔强之人,你一定以为朕对你太苛刻。朕本可因为这次的事情杀了你,但朕也不是无情之人,朕对你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所以朕再给你一次机会。朕要你去做一件事,你做好了这件事,朕便让你官复原职,重新为我南征大元帅。让你将来成为我大燕国的丞相的许诺也依旧有效。这件事是你对朕证明你的忠心的最后机会,这件事若是再办不好,明日朕便下旨问你的罪,将你满门抄斩。”安禄山冷声道。

    严庄哑声道:“但不知陛下要臣去做何事?”

    安禄山冷冷道:“朕打算数日后立燕王为太子,在此之前有一件事需要办。朕本打算亲自去办这件事,但现在朕希望你能去替朕办了此事。今天晚上,庆绪必要设宴款待于你,我要你今晚杀了庆绪,这是你最后向朕表示忠心的机会。杀了庆绪,朕便相信你将来会对燕王一心一意。”

    严庄惊恐瞠目张嘴惊愕无语,浑身上下一阵冰冷。

    ……

    雍丘城的大街上,大唐当朝相国王源和丰王李珙到来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纷纷涌到大街上围观,小小的雍丘城顿时热闹非凡。

    王源对雍丘城中尚有这么多的百姓很是惊讶。雍丘城只是一个县城,以城池规模而论不过是大唐无数小城池中的一个,人口恐怕也只有万余人。但眼下大街上军民涌涌的样子,恐怕足有三四万人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在宅子里的百姓们。

    在县衙大堂落座之后,张巡给了王源一个解释。

    “贼兵造反之时,听闻黄河以北州府的百姓都在逃难,下官和睢阳许太守便商议了要接百姓过河安顿。我和许太守组织了几十条船渡河接人。幸而那段时间黄河上游冰冻,河水流速缓慢,才得以完成。叛军从范阳一路打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一共运了六万多百姓过河。本来安顿在我清源县和睢阳城,后来我到了雍丘,百姓们也都跟来了。这里三万,睢阳三万,勉强让百姓么安顿存身。”张巡解释道。

    王源肃然起敬,起身拱手道:“本人对张县令的举动敬佩不已,大乱起时,遍地惶然,人人自危。张县令居然能想到过河接难民来安置,胆色和见识均为不俗。本人代表朝廷感谢张县令和许太守的义举。”

    张巡忙道:“王元帅折煞我了,这些事本就是该做的。下官敬佩的其实是如王元帅和颜太守这般真正和叛军作战之举,可惜我们身在黄河之南,不能同叛军真正的交手,实在是一件遗憾之事。”

    王源呵呵笑道:“张县令,你放心,会有你和他们交手的机会的。雍丘处于要冲之地,叛军若要南渡攻击,此处乃是必攻之地。战事很快就要来了。”

    张巡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想的,故而下官才从清源县来到了雍丘。并且招募训练了一万多兵马,便是为了和叛军决一死战。”

    “一万多兵马?”王源惊讶道。

    颜真卿等人也都很是惊讶,张巡在这小小县城居然招募训练了有一万多兵马,当真让人吃惊。

    张巡道:“确切的说是一万一千六百三十名。其中骑兵两千五百人。当然这也是雍丘城和睢阳两地的全部兵马,包括新近招募的五千兵力。后方的清源县睢阳城中几乎都没有兵马,尽数聚集于此了。”

    王源点头道:“你是打算死守雍丘门户,雍丘守住了,后方的城池也就无虞了是么?”

    张巡摇头道:“下官并不这样认为。对下官而言,最重要的是睢阳城,那里才是南下江淮的门户。而且睢阳城的城防坚固,易于防守。当然下官也并不想放弃雍丘,雍丘乃我大唐城池,下官是不可能拱手想让的。”

    王源微笑道:“张县令思路清晰,看来早已有了一套拒敌的想法。张县令本是清源县令,但却不知道为何会来到雍丘?雍丘县本地的官员呢?”

    张巡沉声道:“此事下官正要禀报元帅。下官本是清源县令,但叛军作乱之时,雍丘县县令令狐潮叛变投敌,欲将雍丘献给叛军作为黄河以南的踏板。下官和睢阳太守许远闻听此事甚是愤怒。于是我二人便商议夺回雍丘缉拿叛贼令狐潮。蒙许太守推崇,他将睢阳兵马尽数交付于我,我便率三千兵马夜袭雍丘夺回了此城。可惜让狗贼令狐潮逃了,据说被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