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

    第一零五三章 急切 (第2/3页)

当然离不开它们。

    从兵种的结构上而言,此时的神策军的兵种结构更加的优化。神策军的骑兵兵力已经占据了一半左右的数量。这时期正是骑兵强无敌的年代,骑兵的数量和战力大部分决定了战役的成败。当然这种定律在神策军这里并不能奏效,因为王源已经研制出了**这种大杀器,早已远远走在了时代潮流之先。但这种超前需要的大量的资金和原材料的累积,即便是王源也只能装备寒酸的千余枚**和三十座虎蹲炮而已。所以骑兵必将是王源第一发展的军种。五万余骑兵中,重骑兵达到万余。这也是王源能做到的极限了。

    神策军的步兵其实非传统意义上的步兵,王源一直强调全军佩弓,实际上便是有一种将战斗结束在阵型之前的想法,所以他才摒弃了兵种过细的一些做法。说不清这种摒弃细分兵种会带来好处或者坏处,但起码在神策军身上,王源没看到有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或许这正是在整体强大的实力之下掩饰了带来的弊端。但王源依旧坚持这种士兵的全面性。当然他不得不将一万炮营士兵变成精于设计瞄准的精细兵种,因为这种兵种太重要了,重要到王源可以舍弃让担负一名士兵最基本的职能而专精于炮营的运作。别人不知道,王源却是知道的,未来的一切都掌握在谁将拥有凶猛的远程武器上。王源知道,伏火方在他发明之后便会很快得到改良。即便自己再进行保密,也不免很快就要流传开来。定会有更多的能工巧匠会精益求情的将之变成更恐怖的**,也将有更多战力强大的火器诞生。与其如此,还不如先人一步,拥有比其他人更为强大的掌控力。

    以上这些倒也罢了,其实变化最大的还是神策军的指挥系统。以王源高仙芝为首的神策军,自上而下拥有众多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李宓刘德海宋建功柳钧等人都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帅才。更别提军中实战涌现出的大批的中高级将领了。军中的将领在军中空暇之时都被王源逼着参加系统性的学习,王源高仙芝等人也都在这种学习中讲过兵法,这样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些军中将领们便更容易领会作战意图,指挥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等等等等,诸多的不同让眼下这只神策军和以前那只神策军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这只兵马虽然全部兵马只有十三万人,但其实已经具备了极为强悍的战斗力。而这一次的出征面对的便是同样战力强悍的草原之狼回纥人,那是这次神策军战力的一次终极检验。

    没有太对的煽情和鼓舞,没有太多的口号和呐喊,这一次誓师大会其实很低调。低调的如同一次普通的调兵行动一般。各兵种只是象征性的从高台前经过,然后便沿着校场北边的大道往北开去。先是骑兵,后是步兵,最后是辎重粮草大军。十万兵马三个时辰内低调的走得干干净净,甚至很多成都的百姓们到了晚间才知道神策军已经开拔出征。那还是在看到城中的兵马数量骤减的情形之下才打听得知。

    五月二十五日,大军开拔十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