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处理掉(求推荐票)

    第102章:处理掉(求推荐票) (第2/3页)

道。

    李大亮是唐朝开国功臣,又在武德、贞观两朝多有功勋,实乃国家栋梁。

    现在李大亮生病了,李承乾作为太子,自然要多多关怀一下这个为唐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要是李承乾对李大亮不闻不问,怎么也说不过去。

    如果你连功臣生病了,都不问候一句,这以后谁还敢向这么薄情寡义的君王尽忠。

    “自从前两天,他身体开始抱恙,至今不见好转。”房玄龄道。

    “可曾让御医看过?”李承乾问道。

    “御医已经看过,也是束手无策!李大亮要是不能挺过今年,怕是……”房玄龄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往下说。

    李承乾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李大亮肯定熬不过今年。

    李承乾记得后世史书上说,李大亮是在贞观十八年去世,李大亮一生清贫,死了以后他家里都拿不出一块玉来给他含在嘴里。

    至于陪葬物品更是只有五斛米、三十端布。

    李二陛下更是因为失去这样的臣子而痛哭流涕,除了赐予李大亮谥号懿,还赐李大亮能够陪葬昭陵,这对于一位臣子来说,是一件莫大的恩赐。

    在唐朝,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够随随便便陪葬帝陵。

    陪葬帝陵是唐朝皇帝给予皇室成员和文武大臣的一种殊荣,也是笼络人心,巩固政权的手段。

    所以,没有大功劳、地位不够高的人,想陪葬在帝陵,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武阳县公也是我大唐的忠臣,无论如何也不能怠慢了他,命御医时时侯着,一有情况便向寡人汇报。”李承乾道。

    “诺!”王泉应道。

    “还有,寡人听说武阳县公府上甚是清贫,从府库之中多拿些用品,给武阳县公送去,告诉御医,要不遗余力的治好武阳县公。”李承乾继续对王泉道。

    “奴婢明白!”王泉领命,行礼退了下去。

    “但愿武阳县公能够熬过今年。”李承乾对房玄龄道。

    房玄龄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他和李承乾心里都明白,李大亮是不可能熬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