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太子的远虑(2)

    第132章:太子的远虑(2) (第2/3页)

腐如同蚁穴一般,早晚有一天会将大唐给给毁了!”

    “如今大唐的律法未必能够压制人们心中的贪念,肯定有不少官员在律法的边缘来回试探。”

    “寡人担忧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待他们找到律法的漏洞,便会肆无忌惮的去贪污腐败。”李承乾道。

    杜荷不以为然道:“殿下会不会太过杞人忧天?即便是有也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人。”

    “私底下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不足为虑!只要有大唐的律法在,绝对没有敢危害大唐。”

    李承乾觉得杜荷对于贪腐这件事情太过于信赖大唐的律法,已经信赖到有些盲目的地步。

    甚至盲目到有些乐观的地步,总以为他们不敢,小看了贪腐的厉害。

    马克思曾经在他的《资本论》上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贪腐也是一样,只要得到的贿赂达到,甚至超过人们心底的底线,这些贪官污吏便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官员没有贪污不能说明对方是个清官,很大可能是没有达到让他们铤而走险的利润。

    历史上唐朝便发生过因地方官员贪腐,而引发的一场农民起义。

    李承乾记得这好像是永徽四年(公元635年)发生的事情。

    大唐睦州清溪县,有一年清溪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地方官员不仅不开仓赈灾,并隐瞒不报,继续征收各种赋税,因此导致民不聊生,卖儿鬻女,流离失舍,饿殍载道。

    百姓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这一切都被一个陈硕真的善良女子看在眼里,她看到乡亲们的苦难景象,不由的想起当初自己也曾得到过乡亲们帮助事情。

    陈硕真左思右想,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于是不顾个人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