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懂《易经》的文化世家

    第二回 懂《易经》的文化世家 (第2/3页)

髓所在,敬之一字终身奉行。

    接下来,我要提到我的六世祖王纲,王纲让我既羡慕又佩服。他让我感兴趣的有三件事,一是他与道士赵缘督的占卜缘法,太有意思了。据说,当时王纲为避兵乱和母亲避居于五泄山。一天,一个道士夜宿其家,王纲发现这个道士仙风道骨,不觉对他礼敬有加。

    王纲忍不住问:“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

    道士回答说:“吾终南山隐士赵缘督也”。

    后赵缘督教给王纲占卜之法,并劝王纲与他同游于方外,王纲因家有老母,以孝而辞之,这是一件事。

    所以,易学、道家,从我六祖就与王家有渊源,故我好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件是王纲与一代智神刘伯温是好友,刘伯温一直是我的偶像,我听到民间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前有诸葛亮设七星坛借东风。后有刘伯温带一僧、一道做法,在鄱阳湖,驭神风火烧陈友谅巨舸船队。

    传说王纲精通易学最高之术“奇门遁甲”,令我自豪的是,当刘伯温身处卑微之时,常造访王纲,说不定还有得过王纲的指点,才有后来刘伯温得志,向朝廷举荐王纲之缘。

    洪武四年,已七十岁的王纲见到了本朝太祖朱元璋,向他提出了思维缜密的治国之策,被太祖所纳,并任命他为兵部郎中,这是第三件事。

    后来我不断的找爷爷磨叽,终于从他那儿见到了王纲的占卜书、刘伯温的奇门之书和兵法之书,虽然当时我小看不懂,但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书给予我地滋养,奠定了我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基础,这点是我坚信的。

    尤为让我敬佩的是王纲在当广东参议之时,不畏海盗之逼从容就义之壮举。是啊,国有难,必以身而对,这是王纲六祖给我的最好教育。

    接下来,要讲到我另一个倾慕的偶像,我的高祖也是王纲的孙子王与准。他很幸运,自小其父王彦达便将王纲遗留下的书籍全部传给了他,并说:“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