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懂《易经》的文化世家

    第二回 懂《易经》的文化世家 (第3/3页)

”。

    王与准很争气,他闭门读书研学,读了祖父的所有书籍,其中当然有道士给王纲的占卜书,王与准闲暇之时精研此书,并试着占卜,没想到出奇的准确,一时名声大噪,就连县令也派使者去请他占卜。

    王与准这个人是个高士,当时,他到四明山赵先生处学《易》,赵先生断定此子不俗,便将本族的一位女孩儿许配与他,并劝他出仕为官,他婉言以赵先生所教的《易经》中“遁世无闷”之言而拒之。

    最终王与准烧了占卜之书,终身做一个隐士,自号“遁石翁”。

    我爷爷神神秘秘的跟我说,王与准曾为自己占过一卦,得“大有”之“震”卦,遂对儿子说:“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

    然后,爷爷意味深长地跟我讲:“你高祖的预言必应在你父亲和你身上”。所以,我自小就有些自命不凡,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我再提下我的曾祖王杰,王与准懂《易经》,肯定懂风水,他在其门前种了三棵槐树,此点肯定对王家风水有好处,正因此,王杰自号“槐里子”。

    由于王与准不出仕,不得已便举荐了王杰,当时以教谕,也就是老师程晶为首的许多人都看好王杰,但王杰也是个隐者,他见考生过于劳累便归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后虽多次被举荐,他都推而不受,他一边耕田一边教授弟子,生活虽清苦,但也安然自若。

    我父亲每次讲到孔子所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的高妙境界时,便拿王杰来做例子。

    王杰遵母遗命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祭酒也就是校长陈敬宗对他施以友礼,不把他列入弟子之列,但没想到,第二年他被推荐到朝廷做官,还没到任就去世了,真可惜啊。王杰的名气很大,名士冷川赞他为“当世之第一”,称其为“近世儒者皆所不及”。

    好了,祖先的溯源告一段落,总的来说是君子之风传自祖上,接着,我要回顾我敬爱的爷爷和正直的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