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儿时的修学生涯

    第六回儿时的修学生涯 (第3/3页)

好”,而终成大道。

    我回头看见母亲在向我眨眼,我大叫:“不动心,成大事要不动心。”

    父亲又讲:“每逢大事要静气”,我的天,太乱了。

    刘处玄过不了色关,就到妓院中去修道,终成正果。

    爷爷讲:“这你小孩子不懂,你只要记住从哪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就行。”

    父亲大摇其头:“讲这些做什么?”

    爷爷恼羞成怒,说道:“你走远点,你安心去读你的书,你儿子的事你少管。”让我感觉最不可思议之事是丹阳子马钰,为了求长生不老竟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给了王重阳这个老道。

    爷爷说:“只有舍,才能得。”

    父亲又插嘴:“舍去凡我,方成圣我。”

    这哪儿跟哪儿啊!

    有一天,我童心大发,想求证个东西,先到爷爷处,请教:“爷爷,道家的修行从什么地方下手?”

    爷爷不假思索地讲:“从打坐入手!”

    然后教我自然盘脚,单盘脚叫银盘、双盘脚叫做金盘,什么手印、祖窍、丹田,倒蛮有意思的。

    我又跑去问奶奶:“奶奶,佛教的修行从什么地方下手?”

    奶奶也不假思索地讲:“从打坐下手!”

    然后教我什么“眼观鼻、鼻观心”之道。这里单盘叫做“半跏趺坐”,双盘叫做“全跏趺坐”,好玩吧!

    我又跑到父亲处问他:“儒家的修行从什么地方下手?”

    他终于没讲打坐了,他讲:“静坐。”

    说什么要“明善处初”,说什么要“居敬持志”,什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什么什么的挺麻烦的。

    我就跑去问我母亲:“娘,这武术、兵法又从什么地方下手?”

    母亲一开口,我当场晕倒:“打坐!”

    又回来了,“用兵,关键在于不动心,心要不定,则意识不明,不明何以应敌,何以克敌?只有心静,方能制人,而不能制于人。”

    讲得多有道理,但怎么都讲打坐,搞得我以后没事儿就打坐。没事就跑到庙里待着,在山上待着,尤其是爷爷讲的七十二洞天,让我对到仙家洞府打坐修行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