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学兵法离家出走

    第十三回-学兵法离家出走 (第2/3页)

弓马之术,并且开始系统的学习一些经典兵书,其中最重要的听许璋讲过,当属《文韬》、《武略》二兵书。

    所谓《文韬》是指《姜太公六韬》;《武略》是指《黄石公三略》。

    《六韬》也就是《太公兵法》,全书所讲之“六韬”是为“文韬”,论治国用人之韬略;“武韬”是为讲用兵之韬略;“龙韬”是讲军事组织的理论;“虎韬”是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之法的;“豹韬”是论战术的;“犬韬”是论军队的指挥训练的。

    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讲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要求将帅不仅要谙熟战略战术、知进退攻守,出奇制胜的谋略,而且要懂得治乱兴衰之道,要求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并提出了考察将帅的八条方法,即所谓“八徵(zhǐ)”。看来,要成为将帅不易啊!

    其中所讲“上战无与战”、“形人而我无形”,“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机”、“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有点佛经、道经的味道,是不是太玄了?有无实用,待有机会我得去山海关向许璋讨教。

    想了一段时日,于是,我便开始作准备,下定决心等十五岁时,我一定要去山海关见许璋。

    再说黄石公《三略》,其中有个故事便是张良向黄石公学兵法,黄石公所传之兵书让张良成为帝王师者即此书,南宋的晁公武称此书为“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可见其厉害之处。

    “三略”即上、中、下三略。开篇便讲“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讲得有道理,而其中所讲“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之道才是我最感兴趣的。

    最精彩的是这句“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讲的好。

    不过,有时看着觉着此书不是简单的兵书,如这几句“夫为国之道,待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兴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