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我的不一样的答卷

    第十四回-我的不一样的答卷 (第1/3页)

    【王阳明的答卷,妙解三国玄案】

    只见这三人中有一个中年汉子,带着两个少年,只听其中高个的少年笑道:“伯安兄,你终于来了。”

    我定睛一看,原来正是许师伯和许璋,另一青年作儒生状,相貌清秀,我一看就很喜欢,许璋介绍他叫王文辕,字司舆。

    正说着,王文辕咳了起来,我一想他的身体不行,便说:“司舆兄,我学过一些道家养生术,闲时我教你。”

    那王文辕一声冷笑,许璋在旁说:“司與兄可是道家修炼的高手”。

    我忍不住摇头道:“看不出来。”

    王文辕又冷笑一声:“道家修炼,关键在于修行静坐内丹之道,如同读书贵在自己体会,我最不喜欢章句训诂,所以我讲,朱子注说多不得经意。”

    我听得半懂不懂的,不过,他敢说朱子的不是,我是既佩服,又觉得此人太狂傲了。不过,我喜欢。

    说话间,到了许师伯家,待坐定品茗之时,许师伯忽道:“伯安,我提的两个问题你可否思考过?“

    我点点头说:“想过,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许师伯说:“且说出来听听。”

    我犹豫了一下说:“先说第一个问题,诸葛亮能出山便实战,我想其中的道理应是诸葛亮接受了一种特殊的、不为人知的教育方法?”

    许师伯眼睛睁大说:“再说。”

    我摇摇头道:“不知道了!”

    许师伯哈哈笑着对许璋说:“半圭,你不如伯安啊!”

    许璋嘻嘻笑着说:“人家是状元之子,当然不一般了。”

    许师伯讲:“半圭,你讲给伯安听听”。

    许璋讲道:“伯安兄所讲不错,诸葛孔明他所接受的是三部知行教育”。

    我问其因,他说:“其师先带其到一古战场,讲明当时的背景、双方的实力,然后叫他拿出一套方案。孔明经过调查分析思考后便拿出了第一套方案,这就叫第一步的探知的功夫。然后,其师便翻书把当时的历史真相讲给他听,这叫第二步认知的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