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听许师伯讲兵法

    第十五回-听许师伯讲兵法 (第1/3页)

    【许师伯的兵法从《道德经》开始;当代兵圣王越的故事。】

    许师伯点一下头:“当然,将之道如棋,就看谁看得远了,所以,孙武子讲“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我问许璋最喜欢《孙子兵法》中哪句话,他说:“夫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夫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我大为叹服。

    在其后的学习中,许师伯是从《道德经》开始的,我很奇怪,《道德经》不是道家之书吗?但其后的学习让我对《道德经》有了新的认知。许师伯是从《道德经》的几个点开始剖析的。

    首先,他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问我什么意思?

    我说:“不就是不去与别人争,别人也没办法,如同《三十六计》最后一句,走为上策。”

    许师伯大摇其头,“错了,夫唯不争,是说我的战略层面更高,不去与你争那蝇头小利。”

    我说:“我明白了,如同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一般,是愚敌之计。”

    许师伯说:“不对,你记住这几句话:‘只做第一,不求最好;舍己从人,借势打势’。”

    我一下明白了,说:“如同蒙古骑兵,以快马利箭而横行欧亚,并不与你争刀剑之利,而从更高的战略、战术上进行突破。”

    许师伯点了一下头,又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治军要以正道而治,用兵要以奇兵制胜,但为将则要虚怀若谷,从容泰然,胜负不在心中。”

    我叹道:“好,一定以无事取天下。”

    许师伯笑了一下,又讲,为将之道在于“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待兵要以慈父之心待之,用兵物资要节俭为上,而用兵之道在于后发制人”。

    我忍不住叫道:“不是说要先发制人吗?”

    许师伯说:“先机未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