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什么是“太极中不动的一点

    第十七回 什么是“太极中不动的一点 (第1/3页)

    【王阳明立志带兵打仗。两难忘的同学过招,王寅之服输拜师】

    我吸了口气,郑重地讲:“读圣贤书的儒者应该以不会用兵为羞耻。连至圣孔子也曾在《孔子家书》中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现在的很多儒者,往往以文章和词句而欺世盗名,获得富贵。以华丽的辞藻粉饰太平。而当国家出现重大变故时,则畏首畏尾,束手无策。实在是儒者的羞耻啊!”

    父亲气得发抖,说:“你说谁?”

    我淡然一笑:“父亲,您是儒中豪杰,那些虚头巴脑的腐儒岂能与您相提并论?”

    这一下,父亲更气了,还是继母示意我别说了,她拉着父亲进了里屋去了。

    我没管他,出去溜达溜达再说。后来我在私塾的学习中,照样参研我的兵法,父亲拿我也没有办法。

    这一天,我回家听到父亲在与谁大声谈论什么?

    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方正世伯,只听他正大声地跟父亲讲:“现下很多地方水旱灾害接踵而至,这盗贼也趁机兴风作浪。京城眼前就有王英、王勇一帮盗贼不断地群起滋事,而陕西那个地方还有石和尚、刘千金等作乱,屡次攻占朝廷的地域,掠夺府库的金银军饷,骚扰平民。你看,朝廷这一班干臣除了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全无实效。”

    父亲叹口气道:“本朝宗宋之学,以文事为主,故疏于武事,一是拿不出有效的策略,二是缺乏像王越那样的干臣,你说待之奈何?”

    当时我一下气愤之极,忍不住冲进了中堂,大声对父亲讲:“欲以诸生上书请效终军故事,愿得壮卒万人,削中草寇,以靖海内。”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就是“终军弃繻(xū)”的典故。

    这终军是我的一个偶像,他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侍臣,可以说其人乃是博闻多识,文采飞扬,其官至谏议大夫,后来他主动请缨去游说南越王归顺大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