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什么是“太极中不动的一点

    第十七回 什么是“太极中不动的一点 (第3/3页)

来。”

    说着拿把椅子坐下,王寅之当时的表现让我终生难忘,他竟然恭恭敬敬地行礼向刘景素拜师。

    我有些不服气,问刘景素,“那你讲讲太极中不动的那一点在哪里?”

    刘景素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一太极,然后把中间的那部分抹去,就只剩一个圆圈,然后他慢条斯理地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中不动的那一点就是无形无相的无极是也。”

    讲得很漂亮,我也极为叹服,但我更佩服王寅之,我私下曾跟同学钱明坤讲:“寅之者,真可谓豪杰之士,使寅之易此心以求道,亦何圣贤之不可及!”

    记得钱明坤同学不明白所以,我便讲了一下大宗师张载的故事。作为北宋最著名的理学派的一山宗师,他早年精通《易经》,能够用“阴阳二气”之说来解释宇宙和世间的各种深奥的道理。但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四方求教,当他聆听到当时也是一代宗师的程颢和程颐两兄弟的讲学后,便深感自己学问之不精,甘愿拜二人为师,向他们虚心求学。

    我对此极为叹服,对那同学讲:“如张载般人物,能不耻下问,若非舍弃私见私欲,大勇豪杰独立之士,必然难以做出此等行为。”

    正好这天,父亲问我学业情况,我便把王寅之同学的表现告诉了父亲,父亲点点头向我问了一个问题:“你可知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打败一代西楚霸王项羽吗?”

    我沉吟道:“我认为其因有四:一是刘邦奉行以仁义而服天下,当以‘约法三章’而为天下悦服,而项羽奉行以武力而霸天下,攻城下来往往屠城;二是刘邦一直是以帝王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从他当沛公开始便在一县施行中央管理制度,而项羽则在范增提出建都问题时,以‘夜行锦衣’的虚荣心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彭城;三是刘邦对手下舍得,封王、封地都来真格的,而项羽则舍不得;四是刘邦任人为贤,而项羽则自以为自己天下第一。我认为是此四点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