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高妙的读书美感

    第十八回-高妙的读书美感 (第2/3页)

嚼蜡的感觉,但精进的功夫所在就在此时。”

    我点头道:“这就是爷爷讲的‘无功功里施功’的功夫吧?”

    父亲点头:“你很聪明,所以,此时正是你炼心处。”

    我叹了一口气道:“父亲,这种状况已有几个月了,总得改变吧?《易经》上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必须要改变。”

    父亲笑道:“很好,那伯安,我问你,你还记得你十二岁时的大志吗?”

    我说:“如何会忘,人生第一等事是做圣贤。但问题是如何成为圣贤?”

    父亲笑道:“五步曲,一是明理;二是悟道;三是修道;四是行道;五是弘道。”

    我说:“太好啦,但如何明理?”

    父亲道:“你仔细去读《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吧!”

    于是我专读《大学》一月下来若有所得,便找父亲印证。

    我跟父亲讲:“明理的关键当在于‘明明德’,而‘明明德’的功夫也就在‘格物致知’了,对不对?”

    父亲点头道:“说的非常好,接着往下说。”

    我叹道:“何谓明德?如何明之?何为知?如何致?格物又怎么格?我正是来此向父亲大人讨教的。”

    父亲道:“其中的功夫次第,你去仔细读朱子之书吧!”

    我叫道:“朱子之书?那么多,要我读死啊!”

    父亲笑道:“你不知专找格物之理的内容来看吗?”

    我也笑道:“这还差不多。”

    但我又问:“父亲,我有一点疑惑,这亲民明明是亲切的亲,朱子干嘛非解释成新呢?”

    本以为父亲一定又会痛斥于我,但这回他却叹口气道:“朱子讲的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也讲的通,讲得圆满,我一直认为检验事物真假的关键就在于“法理通”上,但亲好像也讲得通,可能你父亲我的资质有限,这个问题的答案希望你能找到,如果找到,你先告诉我。”

    我在满口答应的同时,也对父亲的“法理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