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表态

    第一百零六章 表态 (第2/3页)

借用新民会的名义,光明正大去太原、保定,甚至北平、天津等地购买榨油机器,效率比打油槽高得多。

    至于斗铺,就是粮站,以新民会名义收粮,这比杂货铺以货易货方便多了。

    还有药店,也是为了解决群众生病吃药的问题。

    无论是根据地还是日占区,每年各种流行病,像流感、痢疾、疟疾,还有伤寒、回归热、麻疹、天花、水痘等,每年都要夺走上千人,甚至数千人的生命。

    马上立春了,又到疾病高发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开一家药店,不知道能救多少人的性命。

    至于布店,主要为郭青平做军装提供原料,也可以给军区提供布匹。

    整个军区上万人,每人每年要两套单衣,两年一套棉衣,六双鞋,两条毛巾,还是米套、帽子、皮带等,需要多少布匹啊。

    秋田义雄喃喃地说:“以新民会的名义?”

    张晓儒微笑着说:“他们吃着新民会的油和粮食,穿着新民会的衣服,用新民会的药治病,能不感恩皇军吗?”

    秋田义雄认真看了张晓儒一眼:“这些想法倒很新颖。”

    张晓儒笃定地说:“让老百姓不饿死、病死、冻死,但凡有良心的,都不会与皇军作对。这些措施实行后,不敢说三塘镇没有抗日者,至少,不会再出现像大云村那种,大部分与皇军对抗的情况。”

    秋田义雄问:“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打着新民会的名义可以,要是让新民会出钱,就行不通了。

    张晓儒坚定地说:“完全自筹,不给皇军和政府添一丝麻烦。我们的任务,宣传皇军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谋福利,坚决将共产党、游击队驱逐出去,不给他们生存的土壤。”

    秋田义雄握着张晓儒的手,微笑着说:“看来,蒋思源的推荐没有错。”

    张晓儒连忙躬着身,恭敬地说:“多谢秋田先生,希望您以后多来三塘镇指导工作。”

    常建有一直在旁边,他基本上听得懂日语,但不太会说。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意味深长地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