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帝城云里深

    第四章 帝城云里深 (第2/3页)

闻中的解忧美酒呢。”

    古典华美的马车内,宇文护盘膝坐于一方低矮红木书桌案前,手持一卷《吴子兵法》气定神闲地看着,我和李宁则坐在一侧,马车缓缓驰行。

    我探出半个头,通过车窗看外面的景色。长安城街道宽阔,宅院连亘,红当绿瓦,朱门白壁,街道两旁碧树荫荫,繁叶娟娟,一些细碎白花袅娜地开着,风吹细细香,一条街显得秀丽雅致。

    渐渐往前,移步换景,店铺酒肆林立,时有朱楼亭亭,丝竹声声。街边小贩吆喝不绝,行人如流,一派热闹景象。

    掀开天青色云烟车幔,望着酒家牌匾上潇洒飞扬的三个大字:解忧酒。我会心一笑,“想必解忧酒家是以杜康最为盛名吧。”

    李宁惊讶的瞥了我一眼:“萧姑娘如何得知的?”

    我淡笑回道:“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②。解忧酒之名当出于此,这就不难猜了。”

    一边说着一边进了酒家,寻了位置坐下。酒家布置摆设明亮鲜丽,正中台上还有人在吹箫助兴,一名着鹅黄衣衫的女子正持箫吹乐,姿态娴雅。

    柔婉如水的箫音自小孔中缓缓倾泻而出,恰如凉风吹过,满树枝头繁花瑟瑟,风姿楚楚,疏疏落落地下着一场缠绵的花雨,风月无限。

    一曲吹尽,我微笑地走到那女子面前,“这位姐姐可否听我一言,《山鬼》虽好,却太过柔腻缠绵,倒像是女子凄凄切切的幽诉,叫人更添愁思,这岂不是有悖‘解忧’之名?况且来此饮酒的大都是男子,男子更喜欢潇洒豪气的曲子,姐姐不妨转换一下风格,效果会更好。”

    黄衫女子听了我的话后垂眸细思,露出认同的笑意,“多谢姑娘提点。”

    我浅笑询问道:“能否借姐姐的箫管一用,我这里有一首曲子正好应景,姐姐且听听看如何。”

    征得同意后,我手持碧箫于唇边悠然吹奏,一两下极轻极细的箫音流泻而出,流风回旋。箫音渐响,清越流亮如泉水咚咚,玉石叮当。箫音回转,忽轻忽响,珠落玉盘,清悦短促。尔后高音渐起,激荡起伏,千重青嶂起,江水东去,风淘浪惊,波涛如涌,卷起千堆雪。遥看青山怒浪,江河朗朗,天地疏阔,心境亦变得开阔起来,高亢又不失清丽的箫音仿佛铿锵的水波,映着连绵的绿嶂青山,满江碧透,清清凉凉的音调如风如水,只把人满腔的郁闷忧愁都给消去。繁音渐轻,高音渐落,落落清远,波涛浪卷过后,江上青烟水雾一空,静影沉璧,一切归于平静。

    一曲方歇,满座拍手叫好,仍意犹未尽,直呼再来一曲。于是我又吹奏了一曲大气恢弘的《将军令》,听者如痴如醉,犹觉不过瘾,直求再来一曲。黄衫女子见客人反响如此之好,便央我教她吹奏这两首曲子。我应她的要求,教她《流水迢迢》和《将军令》的指法。

    回到原位,宇文护意味悠长地看着我,“青蔷方才吹那两支曲子怕是另有深意吧。”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冢宰。”我被他看穿了,只好实话吐露,“那两只曲子是青蔷与家师一起钻研所作,世间只我二人知道。若师父真来了这里,听到这两支曲子,必定知道我也在长安。若他有心打探我的消息,前来寻我,我与师父便可相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