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计析秋毫

    第十一章 心计析秋毫 (第3/3页)

向宇文护禀报,“大冢宰,探子来报,陈霸先已于两个月前病逝,临川王陈蒨现已登位。”

    宇文护眸色一震,旋即变得阴沉,“陈蒨倒是个不好对付的,两个月以来竟一直秘不发丧,坐稳了帝位才肯公布天下。李宁,立即准备船只 ,按照原计划,将太子陈昌放回陈国。”

    李宁低头领命,“是!”

    我对他们说的不感兴趣,只管从书架上抽了一张舆图纸,向宇文护通禀一声,便拿回去研究细看。

    天色明净,青青的一株柳树垂映在水面,柳下菱池如镜无波,青萍依稀浮于水层。池子种满了青荷,大大小小的荷盘新绽如玉,花光清润,似晨风晓月的明澈,一叶一叶的荷裳倾覆如绿盖,连着水面,宛然一道凝绿的遮天幕,那种清凉的绿色,叫人说不出的舒心。

    对着一池青荷,我摊开手中的舆图皮纸,上面绘制着长安城各街坊巷道,民宅市井,城门交通要道,画得十分详细且全面。

    正拿着舆图沉思,冷不防有人从背后一手夺过我手中的皮纸,却见菁菁拿着舆图嬉笑问道:“青蔷姐姐在看什么?”

    菁菁垂眸细看,问道:“这是长安城的地志图,青蔷姐姐看这个做什么,为什么要用红线勾画城东这一部分?”

    我趁她不备,一手夺回舆图,收到袖中,“我只是想熟悉一下长安的地形,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

    “萧姐姐,快过来!”荷塘的另一边,碧绿匝地的柳树旁,宇文直正举着小手冲我大喊。

    “小国公在叫我,我先过去了。”

    我转身走向荷塘的另一边,菁菁在愣愣在原地兀自疑惑。

    宇文直说他叫了几个人在院子里准备玩瞎子摸象,让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我边走边跟他闲聊,瞄了一眼他腰间的玉佩,羡慕道:“小国公的玉佩真好看,我能看一看么?”

    宇文直小心地摘下腰间的玉佩,叮嘱道:“萧姐姐要看可以,不过你看完之后要尽快还我。这可是象征皇室身份的山玄玉,可不能弄丢了。”

    鸽子蛋大的青黑玉佩摊在我的掌心,玉质温和圆润,通体均匀,翻过来一看,背刻着一个‘卫’字,我微笑问道:“这个‘卫’是不是代表卫国公的身份啊?”

    宇文直得意且自豪道:“自然是,这是皇室中人才有资格佩戴的山玄玉,只有我、四哥、五哥我们三个人独有。我是卫国公,自然刻‘卫’字;四哥是鲁国公,刻‘鲁’字;五哥是齐国公,刻‘齐”字。”

    我道:“没想到佩个玉也有那么多讲究。”

    “在宫里,吃的,穿的,用的,都要讲究。”宇文直说到吃的就特别神采飞扬,“宫里的酒食,做得很是精细,既要美观更要美味。御膳房有个御厨,叫李安,他做的东西可好吃了。上回他做的奶油薄饼,又甜又香,又脆又嫩。还有髓饼……”

    宇文直一心沉浸在美食里,从髓饼说到面筋,从面筋说到胡炮肉,从胡炮肉说到鱼炸,从鱼炸说到脍鱼纯羹……

    我的重点却没有放在他讲的美食上,而是在想那个御厨。李安,怎么这个名字,跟李宁有点像呢。

    注释:

    ①标题出自唐代刘禹锡 《相和歌辞•贾客词》“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