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老爹祭祖走四方

    272 老爹祭祖走四方 (第2/3页)

,天刚亮,太上皇命令船靠岸。小顺子等找了半天,离江边约二里地有一座民房,只有一个老太太在家里,屋里还算暖和,就请太上皇凑合呆一会儿。

    老太太不知是太上皇,看样子是像个当官的,就客客气气的端茶倒水,得知昨天晚饭还没吃,就炒了两个菜。一个葱炒笨蛋,另一个是醋溜大白菜。老太太的厨艺跟御厨比起来那可是天壤之别,冬天里又没有什么食料可选,只能说是凑合两个菜。

    赵佶真的饿了,又好几天没吃上热菜了,不多时就吃个沟满壕平,拍了拍肚子,说:“好吃!真好吃!!”

    吃饱了饭,人就精神了。赵佶跟老太太唠起科来了。谈起了家事,老太太就流泪了。跟杜甫《石壕吏》诗,倒有几分相似,虽然没么那惨,还是挺不幸的。

    老头几年前就去世了,老大充军死了,老二因抗税被官府扔进了监狱,病死了。还好,有一个小儿子,“进城务工”在一家饭店打零工,赚钱养活老娘……

    赵佶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是他第一次与穷苦百姓“亲密接触”。命小顺子拿出50两一大锭的银子,送给老太太。

    老人家一个劲地念佛,连连说:“我是不是见到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了!”

    小顺子忍不住说:“给你银子的不是观音菩萨,是道君。”

    “道君是谁?”

    “道君就是当今皇上。”

    老太太一听,忙跪下,磕头说:“苍天呢!我见到皇上了!!”

    赵佶马上把她扶起,说:“我现在已经不是皇上了,是太上皇!”

    “太上皇那就皇上他爹呀!那是皇上的皇上。——刚才,我要是说了不中听的话,太上皇可别跟草民一般见识呀!”

    “哪里,哪里,你们才是当官的衣食父母啊!有些事,我们没办好,让你们受苦了!”

    此时此刻,老太太和赵佶说得都是心里话,没有宫里那些虚的东西。

    出了老太太的家,一行人往江边赶,下一个目标是楚州(江苏淮安)。走了一半,一队人马扬着灰尘,拼命追赶着他们。

    赵佶扭头一看,吓坏了。以为金人已经占了汴京,一路追杀他们。两个护卫架着太上皇就跑,只要上船,就能甩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