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春日花开二圣爹

    368 春日花开二圣爹 (第1/3页)

    368春日花开二圣爹

    上千囚犯,二百官兵,五国城的一年开销也不小。金皇完颜晟下令:转过年来,粮食只供应一半,余者要自供自给。

    命令一下,又是一片恐慌。这些人中,要么是王子王孙,要么是四品以上的大员,谁干过农活呀?人们都聚在赵佶这里,纷纷请求太上皇上表,请金皇收回成命。

    赵佶叹口气,说:“皇令以下,不可违抗!老话说得好: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我们也有两只手,土地不会歁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明天开始,我也下地干活儿,活动活动筋骨。”

    大家见老皇上这么说,也不就不好说什么了。赵佶跟赵桓约定:城北的东边一块闲地,归老子这波人种;城北西边的一块闲地,归儿子这边人种。

    “桓儿,两块地大小差不多。咱们比一比,看谁打的粮食多,谁产的菜多。”赵佶倒来了豪气,要跟儿子竞赛。

    两边的大臣中,都有农家出身的,对种地还是有一定经验的。领了种子之后,开始耕耘。赵佶命令儿子们,十四岁以上的,全得下地干活。臣子们都在五十岁以下,哪些老天拔地,金人并未抓他们。

    北国的土地十分肥沃,用老百姓的话说,插根筷子,也能结出果实来。种植的作物,主要是谷类和豆类。土地不歁人,你糊弄它一天,它糊弄你一年。东边这块土地上,在赵佶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地干了起来。当绿油油的庄稼长出来,人们看到了希望。

    西边那块地, 赵桓催促不到位,管理不善,看到的景象却是:远看绿油油,近看没有沟,仔细往下看,苗在草里头。

    最初,王子们一个累得腰酸腿疼,怨声载道。看到了庄稼长势良好,也都露出了笑容。尤其是对粮食,比过去珍惜多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再吟诵起这首诗,感触完全不一样了。

    在庄稼还没收获之前,赵佶和赵桓都有了收获。赵桓一个月之内当了一次爹。赵佶战斗力明显强于儿子,一个月之内当了两次爹。

    赵桓的马贵妃生了一个女儿。赵桓并没因在异国当爹而高兴,看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