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四海货殖卖大钱

    386 四海货殖卖大钱 (第2/3页)

    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树旁翠竹数竿。松下抚琴人着道袍,轻拢慢捻,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画上仅用松竹石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构图凝练平衡,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传神。

    上面还题了一首诗及说明:

    吟徵调高炷下桐, 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窺低审含情客, 以听无弦一弄中。——臣京谨题

    别人看了不觉得怎么样。扈三娘一看,感憾万千,那弹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赵佶。此画扈三娘在上书房见过,怎么会跑到高万年手中呢?

    “我听说《听琴图》被金人抢去了?”扈三娘提出质疑。

    “金人是抢去了一幅《听琴图》,那是老皇帝手下的画师临摹的。这个才是真的。”高万年十分肯定地说。

    “《听琴图》能卖多少钱呢?”林四娘问。

    “本来是无价的,真心买,没有五万两银子,我是不会出手的。”高万年将画卷了起来。

    扈三娘竟然产生一阵嫉妒,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定是赵佶特别宠爱金琼、银环妹妹那一阵子,将这画赏给了她们……

    “天底下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可以卖钱的。”高万年笑说,“还是太史公说得好:‘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礼仪产生于富而废弃于贫穷。

    “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

    “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这并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老百姓呢!”

    “老高,等回去之后,我跟你学做买卖。”林四娘笑说。

    “别等回去了,现在就可以学习呀,我领你们去夜市去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