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韦后喜别寒北雪

    463 韦后喜别寒北雪 (第2/3页)

,即位前曾受学于汉人文士韩昉,能用汉文赋诗作字,喜雅歌儒服。即位以后,尤勤于汉文典籍的学习。可以这么说,完颜亶是不喜欢打仗的,支持主和派,不支持主战派。当主战派完颜宗弼也同意议和时,宋金两国议和就成了大势所趋。

    金朝初年,朝廷上下保留着一种较为质朴的风尚,质胜文则野。君臣之间不甚注重礼仪,尊卑界限不是十分严格,这种状况对皇帝实行君主专制统治非常不利。

    天眷二年(1139年)三月,完颜亶命令百官详定仪制,开始制度方面的改革。在前后七八年时间里,金熙宗在宗庙、社稷、祭祀、尊号、谥法、朝参、车服、仪卫及官禁制度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制定了周密详尽的礼仪制度。

    新的礼仪制度处处表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熙宗在废刘豫伪齐国之后,置屯田军,将契丹、女真人自东北迁入中原地区,与汉人杂处……

    当金、宋双方都是主和派占了上峰,议和是必然的。于是,历史上有了著名的——绍兴和议。打了多年的仗,金宋双方都需要和平。皇帝不想打了,大臣不想打了,将士们也不想打了……

    绍兴和议主要有三条——

    一是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

    二是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

    三是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

    四是放还宋徽宗灵柩和高宗赵构生母韦贤妃归宋……

    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总体上利于金,而不利于宋。可是,它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使南宋的半壁江山保持了一百多年。

    宋高宗赵佶特别高兴,终于可以安定下来,又可以和母亲见面了。

    绍兴和议最高兴的人就是韦红杏了,儿子当了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