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第1/3页)

    琴城的夜空这时像个受了委屈的大家闺秀在掩面抽泣,她的哭极符合她温婉的个性,没有一点声响,那春雨就从她眼里落入了无边的夜色。然后滴滴答答地落到爱琴海影院的门前,也落到了一个男人的黑伞上。

    这些如泪的雨滴一旦落到地面上,就没有它们主人那样优雅了。它们撒欢似的跳跃着,好像是替主人在这人间好生地放肆一下,把压抑在骨子里的风情全部释放出来。不过它们本就是哀怨的化身,得意总是一时的,终究要汇成水流,争着抢着往那肮脏的下水道里安身立命。

    它们所经之处,有一双尖头的皮鞋阻碍了它们同流合污的步伐。它们抬头一看,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男人,他撑着伞站在雨中,目不斜视地凝望着影院门前的几株山茶花。他像是从戴望舒的诗里走出雨巷的那个男人,有一双能看穿女子心底事,识出她们原形的火眼金睛。

    这个年轻男人名叫许风华,时年二十八岁。他的父亲许由仪是北京东城人,是个声名鹊起于帝都九十年代初的书法家。而他的母亲祁冠虹却是南方琴城人,死于文革的一代文化大家祁靖城的小女儿。所以风华算得上是出自书香门第,这一点他想遮掩都有些费劲,因为他凭着一张老天赏给他的清秀的微长方形脸,五官搭配合乎美学,加上他耳濡目染书画音律,进而修炼了近三十载的风流气宇,活生生地炼出了一个现代版的“周公瑾”。

    风华客居琴城十年,住着住着就成了琴城人。近来他听闻电影《四面楚歌》在今日首映,就提前购了两张票,约了女伴一起来看。眼看着电影要开始了,他的女伴却迟迟还未露面。他似乎也不急,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只身等在雨中赏茶花。

    身为擅长于意yin的文化人,他在心里化腐朽为神奇地,正尝试着从这无聊的夜雨观花中,品出一点所谓“一花一叶一世界”的佛韵。好巧不巧,就在他前脚刚踏上莲花座时,由身后劈空传来的一声“风华”,瞬间把他拽回了苦海无边的凡尘。他闻声转过身,忽然一个女人扑入了他的怀里。

    风华往后退了半步,没有半分要怪罪她姗姗来迟的意思,只是对着穿一身褐色风衣的女伴说道:“走吧,电影应该尚未开场。”女伴牵着他的手,一面走着,一面问他:“你几乎很少来看一部电影的首映,说明你对《四面楚歌》这部电影已经有很高的期待了。你觉得慕容白会把它拍成什么样?”说着二人走到了电梯前,风华率先按下上升键,他回答道:“不管他拍的好坏,我都不作任何评论。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看到最后你就会明白了。”

    《四面楚歌》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是龙水芸,一位才貌双全的琴城女作家。风华细读过几遍这本书,他欣赏的作家不多,欣赏的女作家更是像君王选秀一样,相貌才华缺一不可,而龙水芸就这样入了他的“后宫”。这部电影的导演则是影坛新秀,被冠以“诗人导演”的慕容白。慕容白是去年在琴城每年一度的书展上初逢的龙水芸,龙水芸自然不晓得,因她“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的模样,致使他只看她了一眼后,她的《四面楚歌》就已经在慕容白的心里被提前影像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龙水芸自去年陷入一宗抄袭事件,被铺天盖地的网友口诛笔伐后,便彻底地销声匿迹了。龙水芸起初没在意,以为不过是网络上个别的吃瓜群众在恶意造谣。当那些煞有介事的文章调色盘砸到她的目光里后,她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单枪匹马地在网络上为尊严而战。可她小瞧了吃瓜群众们的通天本事,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抓住了这位美女作家的小辫子,顿时就不是散兵游勇了,刹那成了千军万马。仅仅几天,网络上的龙水芸就被他们用唾沫星子给淹没了。

    从龙水芸此事就能看出,许风华是个“违时”的人。因为当这件事已然被一位男星的婚变绯闻给覆盖后,他才从自己略带讽刺的表妹的话语中得知,你欣赏的大名鼎鼎的龙水芸是不是江郎才尽啦?风华一脸不解,问她这话从何说起,他表妹接着便轻蔑地说,她没江郎才尽她的《繁川》干嘛要抄袭人家的作品呢?

    去年六月,也就是2012年夏天,他第一次倍感受挫地发现了自己原来与盛世脱节的距离,足足有能绕地球无数圈的3G网络那么长。就在几日前他满世界忙着寻花问柳时,他的“女神”却在网络上被千夫所指,被他们用键盘给狠狠地rou躏了一番。风华看完那些指责龙水芸的文章,气得摔了笔记本电脑,这是他这辈子盛怒之下摔的头一个东西。

    他携女伴坐在影厅第六排中间,趁着荧屏上播广告的间隙,忙里偷闲地把龙水芸搁心里疼惜了一番。就在昨日,他还梦见这个绰约仙子一般的女人。不管是他坚信龙水芸清白,还是他对她夜有所梦,这些他都不能和任何人言说。他身上也背负着一件事,假如把龙水芸那事比作一个冒着烟的烟头,那如今他摊的事便是一团汹涌地烧在身上的烈火了。

    时间到了,偌大的影厅内,屋顶的灯猝不及防地熄灭了,从观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