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年老昏聩(二)

    第1335章 年老昏聩(二) (第1/3页)

    或许孙权自己没有发现,自从双修以来,他的脾气,是一天比一天古怪。

    准确地说,是易燥易怒。

    但在宫人的感觉却是最直观的。

    这两年来陛下越来越多地莫名发怒,然后动不动就迁怒底下人。

    孙和虽是太子,但相比于他的阿姊全公主,在政治敏感性上,或者说,在揣摩孙大帝的心思上,还是稚嫩太多。

    毕竟全公主是从小就在宫里跟着步夫人,看着自己的母亲如何跟孙权的整个后宫斗。

    而孙和只不过是在孙登病亡后,被仓促推上太子之位,压根就没有太多的经验。

    面对全公主夫妇联手这种对手,无论是宫内还是外朝,他都占不了优势。

    在宫内,全公主是孙大帝最宠爱的女儿,同时也是孙和名义上的阿姊。

    在外朝,太子宾客,全都是一些二代乃至三代。

    你以为鲁王就没有宾客了?

    而朝中唯一能压得住全琮的上大将军,在朝会上被陛下骂成了“为私利而无所不为”。

    直到现在都没有能见到陛下一面。

    孙和的唯一优势,也就是太子的身份。

    但就是这个太子身份,同样也有一个鲁王相抗衡。

    所以说,孙权弄出这个二宫并立,让太子之位看起来是风光,实则是凶险万分。

    若是换成个清醒一些的,多半是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就如孙登,明明地位稳如泰山,却在孙权面前,说自己出身不够。

    屡次想要让位给当时正受宠的王夫人之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孙和。

    虽说在立后一事上,孙登坚持己见,与孙权对着干。

    但这等行为,正好展示了他的孝心可嘉。

    在孙权看来,这个大儿子为了他的养母,都能做到这一步。

    那对自己这个亲生父亲,难道还能差了?

    帝王家多是无情义。

    难得出现这么一个重情重孝的儿子,换谁谁不喜欢?

    又谦逊,又礼贤下士,又懂事得让人心疼……

    有了这么一个完美太子在前,后继者压力甚大。

    孙权现在看太子,都是下意识地拿前太子的标准去比较。

    故而从全公主嘴里得知孙和在太庙前的行为,自然是要发怒。

    但他此时,还保留着最后一丝理智。

    全公主与太子之母王夫人,素来不和,孙权自然是知道的。

    全公主说王夫人如何,孙权心里都是先留三分。

    而且就算是让王夫人过来对质,王夫人也不可能承认。

    但太子究竟有没有真像全公主说得那样,在进太庙之前,先去了张家,那很重要,非常重要!

    如果太子真如所言,那么王夫人面有喜色,多半,不,肯定也是真的。

    很不幸,负责监察百官的校事府的校事中书吕壹,亲自带回来的消息,彻底击溃了孙权心里最后一丝侥幸:

    “禀陛下,太子确实是在张府。”

    孙权一听,顿时就是火冒三丈高,连连拍着床榻:

    “逆子,这个逆子,他进去多久了?”

    “听说太子自到了太庙前不久,就去了张府,一直到现在,已经有近一个时辰了。”

    “畜生!逆子!”

    孙权气得满脸通红:

    “人呢?他人呢?”

    “陛下,太子仍在张府……”

    孙权恶狠狠盯着榻下的吕壹:“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把他带回来?”

    吕壹惶恐地叩首:

    “陛下,太子乃储君,没有陛下的诏令,臣等何敢擅自对太子有所吩咐?”

    侍立在一旁的全公主,偷偷地以赞赏的目光看了一眼吕壹。

    要不说是陛下的近臣呢?

    这个话里,没有一个字是针对太子。

    但听在陛下耳里,却是诛心无比。

    果然,只见孙权大骂:

    “储君又如何?储君难道还比得过朕这个君!”

    吕壹等的就是这一句,但见他连忙说道:

    “陛下息怒,臣这就去把太子立刻请回来。”

    “请什么请!把那个逆子给朕押回来!”

    吕壹应了“喏”,然后爬起来,飞快地向外面跑去。

    孙权正气在头上,太子未归,怒气不得发泄,想起一人,然后又下令道:

    “还有,把那个贱婢给朕叫过来。”

    左右皆不知所以。

    幸好全公主提醒:“乃是王夫人。”

    左右这才恍然大悟,连忙去请王夫人。

    王夫人得知陛下召见,顿时就是喜动于色。

    陛下病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后宫诸夫人还没有一个人能见到陛下。

    就连那姓潘的贱人,生了一个皇子,也没能得到陛下的召见。

    今日正旦,没想到陛下居然会召见自己。

    想起太子今日又代替陛下去太庙祭祀。

    王夫人已经在幻想某种可能——莫不成,陛下终于想通了,要立自己为皇后,借此冲喜?

    想到这里,她以仪容不整,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