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在家乡卖车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在家乡卖车 (第1/3页)

    远方的朋友今天来相会,开着小车接你去酒桌,你一杯,我一杯,不醉不归天天聚。喝酒醉酒睡街边,双眼茫茫再相会,只把夕阳当朝阳。

    喝的遮天蔽日,喝得昏天暗地。革命小酒不能断,兄弟情深喝出血。

    上述就是邢宇回家两天的真实写照,和父母都没来得及多说几句话,车停在楼下都没开过,每天都是被别人直接从床上拉走,然后有直挺挺的送回来。

    这一切的原因?说不清楚,白桦河镇这边就这个习惯吧,冬天都没事情做,要是不喝酒,似乎娱乐就少了很多。

    邢宇对父亲小时候最大的记忆,除了挨揍。就是有一段时间拿着量杯,今天五毫升,明天八毫升的练习酒量。这个地方,没点酒量那是很不好办事情的。

    终于,邢宇一个半夜里突然惊醒。才想起来自己车回来还没有发动过呢,这天寒地冻的,别冻住了。不夸张,冬天零下三十多度,这边柴油都有特供的负35号。

    打车,没反应,找人对火。还能怎么办呢?手动挡的车可以用车拉一下拉着火。自动挡的只能放到空挡(N)档位上连着别人的电瓶努力打火了。

    油底壳底下点火?拜托兄弟这不是大轿车(这边叫大型长途客车叫这个名字)啊。点火烤太危险了,喷灯也不合适啊。

    还是高手在民间,引线接电热毯。盖住发动机来增加温度。一顿忙活车终于打着了,声音却是咵拉侉拉的。得,肯定是回来第一天没注意,涡轮增压器坏了。

    04年的帕萨特还是机械增压,每次长途以后停车不能直接熄火的。必须停车怠速十几分钟,等温度降下来才能熄火的。

    快过年了,也找不到别的修理工了,配件都是从300公里以外的金山市才买到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时候邢宇父子两人才能有点时间学说话。“你不是学什么网站的吗?怎么还自己修车了?”邢勇康在一边打下手,也很好奇,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到底做什么呢?

    “老爷子,你这工具挺全的啊,用的也很顺手,哪里买的?”邢宇想要赶快岔开这些话题。

    “怎么样,这些都是进口的。以前口岸开的时候换的。”邢勇康说起自己的收藏也是一脸自豪。

    还真是,据说那个年代,火柴丝巾能换摩托车的。那个大国刚刚解体的年代,斯坦国还只是大国的一个重工业基地,不生产这些轻工业产品,依法,佳瓦都是那边产的摩托车,又大,有皮实。

    货币公信力差一点,只能以物易物。邢宇很高兴听自己的老爷子讲这些故事,这样就能少问一些自己的情况。

    一上午邢宇就一边听着老爷子曾经的故事,一边自己动手修车。

    “嗡……嗡……”终于听到没有杂音的发动机声。“老爷子,把你的工具给我留着呗,这些以后都是传家宝,现在买的时候不注意,就很容易买到用不成的工具。”邢宇搓着手上的油腻,一脸笑容的对身边的老爹说。

    “你怎么学会修车的,我们家几辈子都是文化人,没有出过工人的。当时让你学医,你不学,你小时候太爷爷都白教你了?”邢勇康反应过来,自己还没问清楚自己儿子到底在外面做什么呢?

    中午在饭桌上,也是邢宇回家这几天第一次和家里人坐到一起吃饭。

    “你在那边做什么呢?工资多少啊?怎么不找一个女朋友啊?”邢宇母亲,一边热情的给邢宇夹菜,一边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