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狱中明志(一)

    第十七章 狱中明志(一) (第1/3页)

    这段时间以来,崇祯皇帝的日子异常的难过。由于去年北方各省遭遇罕见的旱灾,从入冬开始,断粮的流民就是从各地开始流窜,加上各地官府催科严厉,零星的流民暴动此起彼伏,国内局势开始动荡。他屡下严旨让各地官府赈灾,但是收效甚微。由于年税歉收,国库的存银和太仓的存粮几乎被耗光了,连支应前线的粮饷也接济不上,前线将士士气低落,士兵哗变事件也屡有发生。如今李自成残部窜入河南,大批的流民加入到李自成的队伍中,已成死灰复燃之势。西北剿匪统帅洪承畴亲自押解着钦犯尚大勇,不日即将进京,表面上是请罪来了,实际上是来催要粮饷,和朝廷打擂台。噩耗接连不断,弄得崇祯寝食难安,他本打算用王强押运回来的粮食安抚一下洪承畴,偏在这个时候却得到报告,说王强在山东杀了知府杨立昌,放军粮赈灾,军粮已所剩无几!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立即派樊虎将王强锁拿进京,打入死牢,打算等洪承畴到京以后将王强斩决,为前方将士泄愤。

    却说王强被关进东厂的死牢,按照东厂的规矩照例先挨了二十鞭子,这二十鞭子有讲究,是用编成麻花辩似的皮鞭沾上盐水抽打,一鞭子下去就是一道血痕,盐水浸在伤口上自然是奇疼彻骨。据说,东厂的这个规矩是为了立威,一上来就打掉犯人的威风。

    王强被打得皮开肉绽,哭爹喊娘。打完了,两个狱卒架着王强到了地牢,将他关进一间光线昏暗的牢房里,王强躺倒在地上,疼的唉呦唉呦的叫唤,忽听耳边响起一阵老鸦似的笑声“嘎嘎嘎嘎”甚是刺耳,他吓的一激灵,转过头,借着微弱的光线一看,只见墙角的稻草堆上半躺着一个老人,老人赤裸着上身,身上留着一块快的伤疤,有的地方已经化脓腐烂,老人头发雪白,长长的披在肩上,核桃皮似的皱纹布在脸上,老人鬼魅似的的样子,让王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不由得向后缩了一下身子。

    老人冲王强笑着说道:“怎么样小子,榫子包肉的滋味不好受吧?”

    “什么榫子包肉呀,我没吃过。”王强小心翼翼的答道。

    “嘿嘿嘿嘿,榫子包肉就是一进东厂的那二十鞭子。”

    “噢,是这个呀,当然不好受了,您老人家怎么知道的?”王强回道。

    “我怎么知道?嘿嘿,这本就是我当初订下的规矩!” 老人颇为得意的说道。

    “啊?这是你订的规矩,你是谁呀?”王强咧着嘴问道。

    “老夫叫蒋雨泉,东厂的前任都指挥使就是在下。” 老人不无自豪的说道。

    “呦!敢情您就是前任东厂的头儿?那您怎么也进来了?”王强好奇心起也不觉得身上怎么疼了,坐起身来问道。

    “一看你就是个小崽子,居然连老夫的名号都不知道。想当年咱家追随九千岁,也是权倾朝野的人物,就是朝廷一品大员见了我也得打躬行礼,无人敢对我不恭,不过几年前遭了崇祯小儿的道,九千岁被杀,我也被关进这里,也难怪,都这么些年了,老夫红火那会,你还是个狗屁不懂的小毛孩儿。哼哼!”蒋公公追忆着过去的风光岁月,不由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