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免死

    第二十章 免死 (第2/3页)

    周延儒一直将王强作为自己这一派的人,当即出班奏道:“皇上,臣也愿为王强求情。”

    “嗯。”崇祯矜持的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周延儒道:“臣观王强此举,非但无罪,反而有功。想王强于危乱之中,果敢决断,避免了一场暴乱,可见其能;事后没有诿过和脱逃,而是自带枷锁赴阕请罪,可见其勇;不顾个人安危,冒死放粮,全是为了朝廷着想,而且以皇上的名义赈灾,不贪天之功,可见其忠。如此忠、勇、能之臣全仗皇上亲自简拔提点,此人不仅不该杀,反而应该重用!”

    钱谦益跟周延儒对立,则盼着王强早死,见崇祯态度松动,赶紧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王强绝不可恕!想王强此次出巡,皇上一再叮嘱不可插手地方政务,可王强无视皇上旨意,擅杀朝廷三品大员,将朝廷急用的军粮赈济一空,为自己博得了名声,却置朝廷于不顾,若不杀他,其他官员争相效仿,则朝局必乱。想他小小年纪就如此胆大妄为,臣担心日后他羽翼丰满,弄不好又是一个权阉呀。”

    钱谦益说的又是一层道理,崇祯不置可否的点了一下头,心里又犯了犹豫。

    吏部尚书杨光照与王强交好,出班说道:“启奏万岁,臣收到山东、直隶两省百姓上的万民折,是圣颂皇上赈灾的善举,恳请皇上赦免王强王大人的请愿书。请皇上过目。”说完,从袖子里掏出厚厚的一叠纸,躬身呈上。这是变相为王强求情了。

    崇祯接过太监转呈上来的万民折,见上面是骈四俪六的一篇圣颂文章,辞藻华丽,文字流畅,一看就是文人的上佳之作,折子后面厚厚的一叠纸则满是签名和按的手印,崇祯感到一分欣慰,面色又好了一些。

    陈绍良也趁机出班说道:“启奏皇上,王强兖州赈灾之后即拿出全部身家委派户部堂官田精明赴苏州二次筹粮,江南士绅体念皇上赈灾之义举,又自愿乐输了五万担军粮,臣今早得到急报,这批军粮已启运,不日即可送达京城!”

    “哦!五万担!”崇祯一下直起身子,双眼透出惊喜的光芒。

    洪承畴也猜到崇祯的态度,见时机成熟,再次起身说道:“启奏陛下,臣遍观史籍,历朝历代凡是奸臣当道,一手遮天的年代,大都是因为主上势微,大权旁落,见事不明或昏孛无能。说句大不敬的话,先皇晚年厌政,长年不理朝政,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