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顾炎武来投

    第五十九章 顾炎武来投 (第1/3页)

    由于连年的战乱,朝廷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在东北组织科举考试了,所以东北各地不少的秀才、童生一直没有机会出仕为官,王强办书舍征集人才的消息传出,大家觉得这是个深造和讨出身的好机会,所以应者如潮。王强在东北民望甚好,加上他权势很大,各级官员甚是巴结,花了不少的心思为他选拔和推荐生员,还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各地推荐来的应征者就拿着官府的荐书,络绎不绝的到了塔城,王强指示随从包下了几间旅社,安排这些应征者食宿,且一律免费,同时安排考试和遴选。在学员的选择上,王强是挖空了心思,首先是出身背景,专门选那些出身贫苦的孩子,那些官绅地主的子弟和与各方势力有牵连的人一律不要;其次是学识水平,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最好是有一技之长的,那些只会死读书,写八股文章的人也一律不要;最后是要考察人品和志向,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的不要。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总算从数千应征者里面筛选出四十多名学生成了第一批学员。

    各地官府还遵照王强的吩咐推荐了不少的教师,但大多是教书的老先生,符合王强要求的奇人异士,博学硕儒寥寥无几,不过王强并不着急,只要有了办书舍的这个借口,人才可以慢慢的去寻访。

    由于授课教师不到位,王强干脆安排学员先搞个军训,他从李刚那里调来几个原来民团的教官,负责安排训练学员,他也想通过军训考察这批学员的人品、性情。

    这一天傍晚,王强从专门接待教师的驿馆出来,身着便装在大街上溜达着回府,他刚刚接待了几个地方上推荐来的教师,仍旧是满口之乎者也的酸儒,他一边走一边摇头,正走着,听到旁边有人招呼:“王大人。”他停步转头一看,只见街边站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身破旧的长衫,头发蓬乱,甚是落魄,那人左手持着一个算命的幡儿,右手拿着一只响鼓,正冲他笑着。这个年轻人这几天都在驿馆门口转悠,王强看到过,却一直没有留意,现听到那人同他打招呼,于是说道:“算命的,你是叫我吗?”

    那年轻人赶步上前,冲王强说道:“正是,在下看大人神形憔悴,印堂发暗,显是心气郁结所至”说着他装模作样的掐着指头,口中念念有词说道:“哎呀,大人这是天干不净,命犯桃花,西北有煞星冲犯,不得了!要不在下给大人起一卦如何?”

    王强这些日子忙的四脚朝天,睡眠不足,自然憔悴,可说他命犯桃花却是纯粹扯淡了,他撇着嘴没好气的说道:“我说你省省吧,这桃花别人犯得,本大人却犯不得,你别跟我这儿蒙事啦。”说完转身就走。

    那年轻人赶忙扯了一下王强的衣袖说道:“哎、哎!大人别走呀,对不起王大人,我刚才是信口胡诌,我本是个书生,在外游学,流落到此,没了盘缠,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才借了这身行头,混几个饭钱,我听说大人仁德爱才,所以才出此下策,想找大人打个秋风。”

    王强听他说话文邹邹的,确实象个文士,于是从兜里摸出一锭银子塞到那人手中说道:“你实话实说不就行了,干吗非拐这么大的弯儿呀。看你年轻轻的,就该找点正经营生养活自己,整天混吃骗喝的可不怎么样。这点儿银子拿去用吧。”

    那人接过银子,感激的点着头,说道:“多谢大人的接济,也多谢大人教诲。”他见王强要走,赶紧又说道:“哎!大人,我听说您正办书舍呢,不知身边是否缺帮手,我想跟着大人办差,也好自食其力。”

    王强手头确实缺人,他见这小伙子挺伶俐,又是落魄之人,有心收纳,于是说道:“跟我办差可不是好玩的,我用人苛刻,要求极严,没有点儿真本事可混不下去,你可想好喽。”

    年轻人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如果蒙大人收纳,学生自然不敢稍有松懈。”

    “恩,即如此,你跟我来吧。”王强觉得还需要考察一下此人,于是带着他进了街边一家面馆儿,想一边吃饭一边再详细了解一下此人的情况。

    两人在一个雅间落座,简单要了两个小菜和面条,王强正想开口问话,那年轻人却先开口了:“王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