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军情变太监掌兵权

    第六十一章 军情变太监掌兵权 (第1/3页)

    转眼又过了二个月,这一天下午,王强刚刚讲完课,出了教室门口,抬眼看见两人,居然是苏州商人张晓平和张晓东的女儿兰汀来了!张晓平还是那副商人的打扮,兰汀却扮成男装,一副公子哥似的装扮。王强喜出望外的迎上去,拉住张晓平的手说道:“哎呀,你们怎么来了?”

    “呵呵,王大人别来无恙啊!” 张晓平问候道。

    兰汀也抱拳行礼说道:“兰汀给叔父大人请安。”

    “哈哈哈哈,你们来了,太好了!快到屋里去叙谈。”王强领着张晓平他们到了自己的住处,从人上了茶,张晓平这才详细说了此来的原由。

    原来,洪承畴为了加强东北防务,请求朝廷给采买一批火炮和火枪,崇祯让兵部办理,这个事情最后落到了张晓平身上,这次张晓平是和兵部的官员押送军火到锦州来,顺便来看望王强,兰汀知道王强也在东北,听说他办了个军校,觉得好玩,也就跟了来。兰汀在特区居住期间,已经和彩玲儿成了好朋友,两人年龄相仿,又都是快性人,虽然是婶侄的辈份却亲如姐妹,经常在一起聊天、逛街,王强后来调回京城,兰汀索性搬到王强在通州的府里,和彩玲儿住在一起,直到彩铃儿也搬回了京城,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张晓平从行囊里拿出一封信,信是田精明写给王强的。田精明在信中叙说了特区的境况,自从王强调离特区以后,田精明以户部侍郎的身份统管特区贸易市场和钱庄的事务,威势比王强在时差了许多,那些朝中大佬、地方督抚、河道海关等不买田精明的帐,处处掣肘,从中捞取好处,特区的境况已大不如前,好在前两年打下的底子比较厚,还能勉强维持。随着西北战事的发展,朝廷军费开支巨大,税源却在缩小,财政的窟窿越来越大,只能通过多印银票来填补亏空,特区钱庄已经成了支撑朝廷财政的救命稻草,如今银票发行的数额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承兑的能力范畴,一旦局势恶化,钱庄顷刻之间就会倒闭。田精明在信中还说到,他会继续努力维持住这个局面,让王强安心办学,经费的事情不必担心。

    看到这些,王强不由的叹了口气,他能想象田精明为了勉力维持这个烂摊子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心血,这家伙脸上一定又添了好几道皱纹了。不由自言自语说道:“老田不容易呀!”

    张晓平看王强的神色,猜到了信中的内容,接口说道:“是呀,您走了以后,田大人的处境可就艰难了,我们一起喝酒聊天,他多次提及要不是为了报答您的知遇之恩,早就归隐山林,做陶翁去了。”

    王强苦笑道:“大厦将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逢此乱世,想做陶翁也难。”

    “那大人办学校可是为了挽狂澜于即倒吗?” 张晓平小心的问道。

    王强和张晓平关系虽好,但还不到知心换命的程度,只笑了一下说道:“那也谈不上,为朝廷略出绵力,但求自保而已。”

    “哦。” 张晓平不再深问,

    王强转了话题问道:“你这次来东北,打算停留多少时日啊?”

    张晓平笑道:“这可说不好,我此来塔山,发现这里的物资特产十分丰富,尤其是皮货、药材这些东西价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