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悲情东北军

    第八十二章 悲情东北军 (第1/3页)

    崇祯十七年三月下旬,辽锦战役打响。皇太极命多铎统帅满汉八旗共十五万人马,分三路突袭辽西的明军。多尔衮统满蒙联军五万铁骑,从西面绕道蒙古进抵松山,截断了锦州至关内的通道,进逼山海关,直接威胁直隶和京城的安全。

    明军统帅洪承畴对清军的进攻早有防备,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统兵多年的老帅,自从重回锦州以后,他就洞察到了清军主动放弃辽西的战略意图,随着朝廷不断的从东北抽调兵马赴西北作战,在辽西和锦州的明军仅有十万人,兵力上处于劣势,万般无奈之下,他提出了“集中兵力、固守待援”的应对预案,这个预案就是一旦清军大举来犯,那么防守辽西、锦西的明军就迅速回撤到锦州,固守孤城,等待朝廷的援军,在必要时,可以在山海关守军的接应下,放弃锦州,退回关内,这样虽然丢了关外的大片领土,却能保存实力,确保京畿的安全。这实际上是他原先制定的“集中兵力,据城固守”策略的翻版,只是以现有的兵力,他只能固守锦州这么一座孤城了。

    清军发起攻击后,辽西、锦西的明军按照预案迅速回撤到锦州,清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占领了辽西大片的地方,由于明军撤退及时,损失不大,清军各个击破明军的战役目标还是落空了,多铎不禁暗自佩服洪承畴老奸巨滑。

    锦州城墙高大,又有火炮助战,十万明军据守绰绰有余,清军连续猛攻了三天以后,损兵折将,没有进展,遂改变策略,在锦州城外挖壕筑垒,开始围困锦州。

    固守锦州,洪承畴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自从制定了固守锦州的预案以后,他就积极的筹措粮草,以备守城之用,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朝廷的粮饷就开始供给不上,连正常的开销都不够,他只好把在辽西接收的一些林场和矿山卖给塔山军校,利用张晓平和彩玲儿合股的贸易商行采办粮食,这才存积下一些,但这点儿粮食也只够支撑一个月的时间,城中老百姓家中的存粮就更少了,一个月也坚持不了。

    洪承畴一方面紧急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增派援军,同时命令吴三桂进击驻守松山的清军,恢复锦州的粮道。这番举措是目前东北的局面下最合时宜的办法了。可他没有想到,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却不是这样想的。

    紫禁城文华殿,崇祯高高的坐在御座上,脸色铁青,他正在看洪承畴请求派兵增援的折子,文武大臣们忐忑不安的分班站立在下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