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后有吕氏春秋

    第692章 后有吕氏春秋 (第2/3页)

主义色彩;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

    也可以理解:吕不韦是个商人,自然是把功利看得很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吕不韦对学术的态度。

    《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思想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

    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学说思想,在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吕氏春秋》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

    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

    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

    十二纪按照月令编写,文章内容按照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与社会治理的吻合。

    关于道家

    《吕氏春秋》以道家学术贯穿全书。

    认同先秦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认为只有“无为”,才能达到“事省而国治”的目的。相反!“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奋;人臣以不争持位,以听从取容;是君代有司为有司也”,其结果必然是君臣职能倒置,造成混乱和危殆。

    关于儒家

    《吕氏春秋》吸收了儒家的仁义学说,赞同儒家的孝悌之道。

    既然遵从儒家的德治理论,就要承认仁者爱人的血缘来源。

    父慈子孝是出于本性:“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

    仁义礼智,均以孝为基石。

    “凡为国家,治天下,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实现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