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书

    第一卷 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书 (第2/3页)

《四书五经》,也就是打基础。

    他这基础,还用打吗,一个时辰就能做出一篇标准的应试八股文,真正的天才见了估计都会惊掉下巴。

    再说了,他这院试魁首,连中三元可不是吹出来的,秀才里面他绝对算是拔尖的那种。

    其实,秀才也是分档次的,比如对《四书五经》理解不够透彻的,或者说标准应试八股文写的还不够好,又没钱没关系的,那么不好意思,你得先在县学打基础,等县学教谕觉得你基础够牢靠了,自然会推荐你去府学学习,府学教授的才是《四书章句集注》。

    杨聪也没打算去府学,他认为府学那边进度太慢了,还不如自己在家学呢。

    还别说,这王宣《四书章句集注》还真熟,至于原因,还是钱闹的,因为他没钱买书,他读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是他自己手抄的。

    这年头可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钱买书,特别像《四书章句集注》这种,几十万字,几十本的,最少也要几十两银子一套,精装版的更是上百两一套,没钱,买不起,就只能自己买点纸去抄了。

    这抄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每字每句都能有点印象,如果再仔细研读一番,那可比纯买来读的要强多了。

    王宣可不光年轻的时候研读过《四书章句集注》,这些年没事的时候他也经常读读《四书章句集注》,对《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可谓滚瓜烂熟,足以顶半个老师。

    当然,杨聪不光有王宣这半个老师,王宣不甚懂的地方他还可以去问县令刘守良,刘守良为了教化之功那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还有徐阶,那可是名列三甲的探花郎,对《四书章句集注》的理解那可不是一般进士能比得上的,杨聪每每去府城请教一番都能受益匪浅。

    还有各种乡试和会试精选文章集注,他也读了不少,反正他又不缺钱,四两、五两,甚至十两一本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可劲买就对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成天研读《四书章句集注》,闲暇的时候,他们也会一起聊一聊格物致知之理,慢慢的,这格物致知之理到底应该有哪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