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十七章 廷议否

    第二卷 第三十七章 廷议否 (第1/3页)

    杨聪或者说阳明一脉这边在京城的势力比起夏言一党来,着实差的有点远。

    人家夏言身后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带头,六部侍郎,五寺主官等一大堆,而聂远身后连个六部侍郎级别的人物都没有,双方这实力,简直没有可比性。

    这不输定了吗,杨聪为什么还要怂恿阳明一脉出手呢?

    聂豹应该也知道这情况,他为什么还要傻乎乎的站出来呢?

    很简单,他们都在赌,根据嘉靖皇帝的脾性赌。

    嘉靖喜欢看群臣内斗,这点在朝堂上并不是什么秘密。

    他刚继位之初,便挑起了大礼议之争,“看”着张璁、霍韬、方献夫等斗败了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和内阁大学士杨一清。

    这会儿他又在纵容夏言和严嵩一党斗内阁首辅张璁一系,历史上,他还纵容严嵩斗夏言,纵容徐阶斗严嵩,总之,整个嘉靖一朝朝堂斗争都没停过,而嘉靖不但不阻止,还在背后推波助澜。

    杨聪和聂豹就是赌的这一点,嘉靖不是喜欢看群臣内斗吗,那么,他肯定希望看到阳明一脉和夏言一党斗起来。

    至于实力对比什么的,这个并不是重点。

    当初张璁还只是个观政进士呢,连职位都没有,还不是斗得内阁首辅杨廷和和内阁大学士杨一清都下台了。

    当初夏言也只是个七品的都给事中呢,还不是斗得内阁大学士方献夫和霍韬下台了,这会儿内阁首辅张璁都被斗得干不下去了。

    所以说,实力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嘉靖希不希望他们斗起来。

    只要嘉靖希望他们斗起来,那么,势力弱的一方反而更有机会胜出。

    张璁和夏言的例子就是明证,嘉靖就是喜欢“锄强扶弱”!

    所以,当初聂豹想要大造声势,让太子太傅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和武定侯郭勋,甚至是魏国公一系都站出来声援时,杨聪都劝住了。

    他就是要让自己这边显得势单力薄,这样,嘉靖才会偏向他们这边。

    那么,嘉靖到底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嘉靖一看这架势便明白了,这是阳明一脉向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