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十九章 皇庄

    第二卷 第八十九章 皇庄 (第1/3页)

    这皇庄是什么东西杨聪当然清楚,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皇上的庄田,也就是皇帝委派太监经营的土地,皇庄收入的粮食和银子一般都由管庄的太监掌管,由内宫监统一支配,皇庄的收入也是皇宫收入一个重要来源,也就是说皇庄的收入相当于皇帝的私房钱。

    不过,这私房钱大部分都不属于皇帝,而属于宫里的那些大小太监。

    这话看似有点矛盾,皇庄收入既然是皇帝的私房钱,为什么大部分又不属于皇帝呢?

    很简单,皇庄的收入九成以上都被太监给捞去了!

    正德九年的时候就曾做过统计,皇庄共有三十多处,共计良田三万七千余顷,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皇庄就有三百七十多万亩良田,按一亩一两的收益算都有三百七十多万两。

    而正德后期,宫里的太监更是张狂,到处抢占民田纳入皇庄,保守估计,到嘉靖初皇庄最少有良田五百余万亩,也就是说,皇庄收入最少有五百万两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

    很简单,就拿大明朝的税赋比较一下,张居正改革之前,大明朝一年税赋总共才不到四百万两,而这四百万两要养活数万官员,还要养活十多万边军,足见皇庄收入有多恐怖,五百多万两,那可是超过了大明朝一年的税赋收入!

    一般皇帝都不知道皇庄的具体收入多少,但是,他们却清楚的知道大明一年的税赋是多少,大明朝一年都税赋都不到四百万两,当朝的皇帝一年能花掉五百多万两吗?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大明朝的皇帝一般都比较穷,除了正德,还真没有什么穷奢极欲的,其他皇帝,一年能用掉几十万两就顶天了,五百多万两,他们压根就用不完,他们也不知道皇庄有这么多的收入。

    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相,大明朝很多皇帝都穷的不得了,连边军都养不起,甚至自己吃饭、穿衣都扣扣索索,而很多大太监却富的流油,不但京城到处都是府邸,丫鬟、家丁、护卫等动不动成百上千,而且还妻妾成群。

    就包括嘉靖皇帝都是这样,嘉靖后期,他为了一百多万两的军费竟然纵容严嵩去侵占民田,改稻为桑,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要知道皇庄一年的收入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