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张狂

    第二卷 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张狂 (第1/3页)

    嘉靖震怒,王化、余中、潘年等两淮盐政官员是完了,他们不但被革职查办,连带家都被抄了。

    不过,从他们家里抄出来的白银并不是很多,就算是贪腐最严重的王化,家里也只抄出三十余万两,两淮盐政所有官员家里抄出来的白银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万两,剩下的白银又到哪里去了呢,就算他们只贪了三年,那也是三百多万两啊。

    这个问题,很多官员心里都清楚的很,王化并不是最大的收益者,他上面还有人呢,如果牵连起来,不知道多少官员要被革职查办,被抄家!

    正当很多官员以为一场官场大地震即将开始的时候,这事却毫无征兆的平息了,结束了。

    阳明一脉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他们还没这个魄力,也没这个能力,这年头,诸如盐商孝敬这种常例,没收过的官员很少,要真咬住不放,一查到底,恐怕整个朝堂八九成的官员都会牵连出来。

    这样搞,差不多是跟整个朝堂官员为敌,谁有这个魄力,谁有这个能力,搞不动,那就只有收手了。

    嘉靖或许不知道其中的猫腻,又或许知道,不过,他也没有深究的意思,从历史上他对严嵩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对贪官污吏的态度并不是赶尽杀绝,大多数时候他看重的还是官员的办事能力,有能力,能办好事的,贪一点,他也照用。

    这两淮盐政贪腐案就这么草草收场了,紧接着就是接替官员的任免了,按常规,这种地方官员的任免一般是由吏部提供名单,由皇帝决定用还是不用。

    张邦奇这边是早把名单准备好了,嘉靖一下旨,他很快便把奏折递了上去。

    这次两淮盐政官员等于是大洗牌,那名单是好长一溜啊,其他官员倒没什么,唯独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有点问题,因为张邦奇提出的是原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王栋。

    不过,觉着有问题的并不是嘉靖,因为奏折先要传到内阁写了票拟才会传到他手里。

    此时的内阁,总共就三个大学士,李时、夏言、严嵩,而大多数时候,做主的并不是内阁首辅李时,而是夏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