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章 当面考察

    第三卷 第五章 当面考察 (第1/3页)

    杨聪是把这美好的愿景描绘出来了,但是,这愿景怎么实现呢?

    这鞑子可不会因为几句话又或者几本书就吓的逃出塞外,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鞑子还是会年年来寇边。

    嘉靖思索了一阵,随即盯着杨聪郑重的问道:“清风,你觉得把六万边军精锐全部装备起来需要多少银子?”

    他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证明已经在考虑制造火枪、火炮和轰天雷等装备了。

    杨聪闻言,心中又是一喜。

    这个问题他自然也考虑过,而且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想法。

    他假装思索了一阵,这才郑重的道:“如果但是抽调工部和兵部官员,组织匠户制造装备,每年最少要投入二十余多万两,三五年下来,怎么也得上百万两才能将六万边军精锐全部装备齐整。”

    一年二十余万两,已经算是少的了,这还是尽量缩减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结果,要按实价来算,光是几万把火枪,几百门火炮就不止这点银子。

    嘉靖闻言,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别看大明家大业大,一年税赋收入其实也就四百来万两,就这四百来万两还要负担数万官员和十余万边军将士的俸禄,一年要抠出二十余万两,真的很难。

    杨聪偷偷看了看嘉靖的表情,紧接着又小心的道:“皇上,微臣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抵消朝廷开支。”

    这意思,难道不用花钱也能把六万边军精锐全部装备齐整?

    嘉靖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追问道:“噢,什么办法?”

    杨聪依旧小心的道:“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增加盐引数量或者每引的重量,所有武器装备制造费用皆有盐商承担。微臣已经查过了,推行开中法之初,边军的武器装备制造费用也是由盐商提供的,只是后面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一己之私将这些都摘除了,结果就是边军武器装备几乎断了供,制造武器装备的费用全被那些贪官污吏给贪墨了。”

    这个的确是实情,去年,就因为这事,嘉靖都把山西巡抚陈达给砍了。

    其实,朝廷发行的盐引一开始也不是三百斤一引,而是五百斤一引,只是一些贪官污吏为了自己贪腐方便,制造各种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