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四章 挖个矿真心不容易

    第三卷 第十四章 挖个矿真心不容易 (第1/3页)

    杨聪并不是工部官员,家里也不是靠挖矿起家的,而是靠木材起家的,对采矿这个行业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他跟王宣了解了一阵才知道,这会儿想要采矿可不容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矿山矿藏自然都是皇家的,也就是说这明朝的采矿行业都是被皇室垄断的,或者说被太监垄断的。

    你想要采矿,首先,得有官员向皇帝上奏,提出申请,言明为什么要采矿。

    然后,皇帝会派出太监来监督采矿,也就是所谓的矿监。

    这还不算完,矿监到了地方之后,想要承包矿山的土豪乡绅必须向矿监提出申请,矿监认定了资格之后,当地的土豪乡绅才能组织人去采矿,而且采出来的矿也不能私自售卖,必须在朝廷的监督下售卖给指定的衙门或者个人。

    也就是说,整个采矿的流程都是被皇帝监督的,或者说被矿监监督的。

    这是朱元璋为了防止人造反特别定下来的规矩,毕竟金银铜铁什么的都是战略物资,特别是铁矿,如果有人私自开采出几十万斤甚至几百万斤铁矿,然后打造成兵器,那可就不得了了。

    这规矩按理来说也没什么问题,朝廷控制着所有矿藏的产出和销售,的确能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造兵器造反,一开始也的确没出什么问题,因为朱元璋和朱棣对太监都控制的比较严,他们手底下的太监都不敢怎么张狂,后面仁宗宣宗也比较的正常。

    但是,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王振一朝得宠,太监便翻身做了主人,这明朝采矿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因为矿监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矿藏的开采完全掌控在他们手里,太监一旦得势,这矿就不好开了,因为你不把矿监喂饱,人家就不让你开采。

    结果就是,矿监贪污的例子钱是越来越多,而大明的金银铜铁矿的产量却越来越少。

    明朝前期,大明金银铜铁的开采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铁矿的开采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好几倍。

    但是,从王振当权以后,大明的金银铜铁开采量便开始锐减,到了正德朝,刘瑾当权之后大明的矿产开采更是锐减的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