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四〇章 阴差阳错

    第三卷 第一四〇章 阴差阳错 (第1/3页)

    顾可学初步通过了杨聪的考校,接下来就是给他安排官职了,吏部可是在严嵩手里管着,杨聪为什么有把握给顾可学安排官职呢?

    这就跟大明朝廷官职任免的流程有关系了,吏部是在严嵩手里管着没错,但是,并不是天下所有官员都归吏部任免,要真是这样,吏部尚书那岂不是跟皇帝权力差不多了。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当皇帝的又怎么可能让吏部有如此大的职权呢。

    其实,吏部也就能任免一般官员而已,京官,到了正五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就不归吏部管了,地方官员的话,到了正三品以上,也不归吏部任免了。

    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和正三品以上的地方官员已经算得上是朝廷大员了,手中的权柄可不小,当皇帝的自然不可能任由吏部去任免。

    一般到了这个级别的官员任免都是由当皇帝的亲自主导,吏部最多也就有个举荐的权力而已,而且这个级别的官员也不光是吏部有举荐权,像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朝廷重臣都有举荐权,最终谁上谁不上也不是由吏部说了算,当皇帝的一般都会广泛征求朝臣的意见,然后再做决断。

    顾可学这个资历,出任正四品的官员肯定是没有问题了,问题就在于,这正四品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如果是地方官,杨聪反倒没什么办法了,因为正四品的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是归吏部管,他想插手都没有机会,倒是京官,到了正五品,他就有机会插手了。

    为此,他专门写了封密信,请张邦奇注意一下,看京城有没有正四品左右的官员出缺,如果有的话,就帮忙举荐一下顾可学。

    这顾可学的运气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他这信才刚传到京城不久,还真有个正四品左右的官员出缺了,工部右侍郎某某因病去职,这职位就空出来了。

    不过,工部右侍郎是正三品的京官,顾可学这从四品的地方官员想要举荐上去貌似有点困难,张邦奇为此也颇为头疼,他还特意写了封信,问杨聪,要不要举荐顾可学出来争夺这个职位。

    没想到,杨聪这边还没做出决断,京城那边,却已经有人出手了。

    严嵩竟然举荐自己的干儿子,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