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十一章 义

    第四卷 第六十一章 义 (第1/3页)

    时义不同于那些普通步卒,也不同于那些小旗总旗千总什么的,他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读过很多书的那种,要不然,他也当不上咸宁侯府的幕宾公。

    他看到锦衣卫的那一刻,就已经明白了,这是侯爷的对头杨聪想要收拾侯爷,夺取统帅之位呢。

    他对这个杨聪可是相当了解,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就是杨聪的大舅哥,杨聪请锦衣卫帮忙来审问他们这些“奸细”那是相当正常的,他只是没想到,山西军中竟然有杨聪的亲信,而且还是一大堆。

    这杨聪,竟然能在他们的地盘上发动将近千人来抓他这个侯府的幕宾公,果然不简单啊。

    这个时候,他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了,或者说,他准备舍生取义!

    当然,他取的这个“义”并不是“大义”的“义”,而是“义气”的“义”。

    说实话,他有时候也看不惯咸宁侯那窝囊样,但是,谁让他是侯府的幕宾呢,受人所托就要忠人之事,他既然吃着侯府幕宾这碗饭,而且吃了还不止一年两年,就要帮咸宁侯办事。

    至于事情的对错,那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是咸宁侯府的人,不管对与错,他都要照侯爷说的去做。

    这年头,不光有家国大义,还有兄弟之义,主仆之义等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高尚到去讲家国大义,像他这种侯府的附庸,讲得更多的,应该是主仆之义。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侯爷给的,而不是朝廷给的。

    现在,他被侯爷的对头给逮住了,就应该慷慨赴死,保住侯爷,就这么简单。

    陆炳还不知道这家伙已然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了,他只知道,这已经是最后一个了,审完,就可以收工了。

    这会儿他着实有点累了,因为他已经审了上百人了,就算是一刻钟能审三五个,也得好几个时辰才能把这上百号人审完,好几个时辰啊,连续不停的喝问,他感觉自己嗓子都有点生疼了。

    时义被押上来之后,他足足喝了好几口浓茶,这才用略带疲惫的声音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这原本就是个惯例,像时义这种读书人应该很懂才对,不曾想,这家伙不但不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