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十四章 庆功

    第二卷 第八十四章 庆功 (第2/3页)

不着北。

    这,或许就是鞑子仓惶撤退的原因吧,面对密集的炮阵,骑兵,唯有送死而已。

    或许,俺答汗是看出了冷兵器跟热武器的差距,不愿让手下人白白送死,这才选择撤退的。

    不管怎么说,鞑子既然已经全部退出河套,那就代表着,河套已然完全收复了。

    这可是天大的功绩,要知道,河套的大小,足以相当于半个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了,收复这么大一块失地,足以载入史册,大书特书了。

    这么大的功绩,就连嘉靖都可以祭告祖庙,在列祖列宗面前大肆吹嘘一番了,杨聪自然也要好好吹嘘一番,为手下人表表功。

    他并不是那种迂腐的人,这功绩虽然来得简单,那也是天大的功绩啊,该怎么庆贺,那就要怎么庆贺,该怎么请功,那就得怎么请功,他可不会跟嘉靖客气。

    确定鞑子全部退出河套草原之后,他便写了封奏折,上奏朝廷,开始请功了。

    这奏折,可谓极尽糊弄之能事,将收复河套的“大战”描述的艰难无比,好像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跟鞑子不停的奋战一般。

    他从上任西北总督至此,的确已经有将近两年时间了,但是,这将近两年时间里,他总共也就跟鞑子打了一仗而已,在他的奏折中却描述的好像天天在跟鞑子打仗一般!

    什么明军将士临危不惧,面对二十余万鞑子大军寸步不让,与之激战数日,最终击退鞑子疯狂的进攻。

    什么明军主将俞大猷英勇善战,利用火攻大破鞑子盾阵,以四万步卒,击退鞑子十余万步骑。

    什么明军侦骑不畏艰险,深入河套草原,每每身负重伤,还能拼命把刺探到的情报带回来。

    还有什么王宣不顾自身安危,一直奋战在前线,什么张居正、谭纶、海瑞殚尽竭虑,废寝忘食,为明军提供后勤保证,等等。

    反正,只要是他的亲信又或者弟子,都有功劳,整份奏折洋洋洒洒写下来,那就跟一个传奇故事一般。

    嘉靖,反正是个容易糊弄的主,而且,唯一的“监军”,太监李芳也被他支使到金陵享福去了,河套的“大战”到底是怎么样的,嘉靖也只能通过他的奏折来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