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一四章 不讲规矩

    第四卷 第一一四章 不讲规矩 (第1/3页)

    严嵩和严世蕃这对父子被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狂怼了一顿,这心里别提多生气了,嘉靖的后事商议好之后,他们又躲进营帐里密议起来。

    严嵩颇有些气馁道:“东楼,千算万算,我们怎么把禁军给漏算了,杨聪有这帮公侯勋贵撑腰,景王登基继位之事恐怕是悬了。”

    严世蕃闻言,不由咬牙切齿道:“禁军算个屁啊,皇上不出巡,他们就是京城的看门狗,待回京之后,便让他们各自散了,看城门去,看那些个公侯勋贵还怎么张狂。”

    他这话说的貌似有点道理,所谓禁军其实就是京营屯卫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大规模集结的,只有到了外敌入侵又或者皇帝出巡的时候他们才会集结到一起,平时,他们也就是轮流看守京城各处城门而已。

    京城总共就十六个城门,平时每个城门有百来号人看守就行了,也就是说,平常的时候,京城里的京营屯卫全加起来才一千多人。

    这点人马,的确不算什么,问题,这会儿严嵩手底下连一千多号人都没有啊。

    他不由摇头叹息道:“那又如何,平时的时候他们手底下也有一千多号人,他们硬要耍无赖,我们又能如何?”

    严世蕃闻言,阴恻恻的道:“爹,您可别忘了,蓟州巡抚杨顺手底下这会儿可有一万五千边军精锐,京营那些个老爷兵跟边军精锐根本就没法比。”

    蓟州镇的边军精锐?

    这点,严嵩还真没想过,因为边军精锐是用来防守边镇的,如果将杨顺手底下的边军精锐全部调到京城,蓟州镇岂不是形同虚设!

    再说了,这边军精锐也不是说调动就能调动的,需得有兵部的调令才行。

    兵部尚书毛伯温那也是倾向于杨聪的,人家能同意将蓟州镇的边军精锐调到京城来才怪。

    想到这里,他有些担心道:“我们将蓟州镇的边军精锐调走,万一鞑子趁机来攻怎么办?还有,毛伯温那老家伙也是站杨聪那边的,他怎么可能签发调令?”

    严世蕃依旧阴恻恻的道:“爹,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管什么边镇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