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二三章 该狠的时候就得狠

    第四卷 第一二三章 该狠的时候就得狠 (第1/3页)

    严嵩就这么毫无征兆的栽了,在绝对武力面前,就算是再多的阴谋诡计都没用,可以说,从他决定跟杨聪来硬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一败涂地。

    杨聪这么多年来南征北战的经历那可不是假的,明军精锐大多跟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论武力,朝堂上下,没人能跟他匹敌。

    严嵩倒台,大明皇权的争夺随之尘埃落定,大明朝堂,纷纷扰扰这么多天,终于要迎来新皇了。

    这新皇,不用说,自然是杨聪的关门弟子,裕王朱载坖。

    不过,这新皇也不是说登基便可以坐上龙椅的,其登基过程可谓繁琐无比,什么继位诏书,登基大典,祭祀天地等等暂且不论,最重要的,新皇登基之前得先定下自己的年号。

    这年号其实也不是新皇帝自己提出来的,按大明的惯例,每逢新皇登基之前,都会让翰林院的老先生们聚一起商议一番,取几个好听的名字,以供新皇选择。

    这些老翰林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推举的年号中,果然有“隆庆”二字,而且朱载坖对这个年号还相当的感兴趣。

    隆庆隆庆,隆重庆贺啥呢,庆贺嘉靖死了还是庆贺严嵩倒台了?

    杨聪对这个年号是相当不感冒的,因为这年号有点太过于怪异了,很有一种昙花一现的感觉,隆重庆贺一下,然后就完了!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弟子当几年皇帝就完了,他还想着辅佐朱载坖立下大明永世的基业呢。

    于是乎,他大笔一挥,直接将“隆庆”改成了“永庆”,永远庆贺总比隆重庆贺一下来的好是吧。

    他可是状元郎、亚圣,而且还是帝师,朱载坖自然不敢跟他唱反调,“永庆”就“永庆”吧,其实,朱载坖也只是觉着“庆”字比较合意,至于怎么庆,他倒不是那么在意。

    新皇的年号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隆重的登基大典,折腾了几天,一番纷繁复杂的流程走下来,朱载坖终于入主乾清宫,成为大明第十二位皇帝。

    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说实话,朱载坖心里没一点底,他毕竟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知道如何治理一个硕大的帝国。

    还好,他并不是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