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萧郎千虑终一失】①

    【第20章·萧郎千虑终一失】① (第1/3页)

    景龙元年七月初六这一夜的动乱,很快便传遍了长安。

    “昨夜太子政变谋反?”七夕节正在晒书的李隆范听李隆业所言,大吃一惊。

    “听温王说,今早太子的头颅刚被送回来,圣人就拿着去进献太庙了,紧接着又去祭奠了武三思父子,最后竟然还带到朝堂上挂了起来!”李隆业想想就觉得脊背发冷,“真不知当时文武百官都是什么脸色……”

    李隆范对此倒看得开:“以儆效尤而已。想来昨夜,圣人定受了不少的惊吓和冲击。你想想,先是儿子背叛了父亲,又是太子背叛了天子,堂堂大唐皇帝,还差点被一个黄毛小儿逼死,圣人心里该是什么滋味,当然要泄愤了。”

    坐在一旁的李成义正扫着书卷上的灰尘,闻言失笑:“你说太子是黄毛小儿,好像自己比太子长几岁似的。”

    李隆范吟诗一般悠悠地道:“本来就长几岁。”

    “圣人若只是泄愤便也罢了……”李隆业咕哝了一句。

    “怎么?”李隆范刚开口,手中的书便被一人抽走。他伸手去抢,却转瞬被书卷击中了额头。他刚要控诉,便见原本和三哥对弈的大哥不知何时已经走到自己身边,温和而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还不如五郎灵透。”

    李隆基勾唇笑着,手里拿着方才夺来的书卷,挑衅地扬了扬眉。

    李隆范不甘输给幼弟,立时沉吟一想:“……太子政变谋反,此事非同小可,自然是要彻查的。见圣人如此震怒,连骨肉亲情都不顾了,大理寺和刑部必然竭尽全力,一查到底,可是参与政变的人大多当场伏诛,若是株连亲眷,照着户籍来便可,还有什么可查的余地……”

    李成器叹道:“可大理寺和刑部,总要给圣人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李隆范惊道:“那岂不是要屈打成招?”

    李隆基闲闲地道:“从祖母任用酷吏那时起,这种事还少么?这朝中有多少不是圣人自己的人,且随圣人去吧。我只盼着那些倒霉的别招出什么不好的东西,害人害己。”说完,他抬头看了看乾陵的方向。

    太子谋反,本是意料之中,这样的结果,却在意料之外。

    按理说,深夜杀入大明宫,率领的又是训练有素的禁军,诸位将领也并非无能之辈,别管日后他的位置是否坐得稳,是否会被推翻,单说昨晚兴兵宫阙,李重俊也应是成功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让他这般惨败?

    若是他成了,那可就有意思了。圣人若生,便要被逼退位让贤,而群臣自然不服,父子两虎必要相争,谁胜谁负不得而知,情况一定很乱便是;圣人若死,李重俊就万劫不复,到时候阿耶和姑母联合起来,再发动一次政变……想到这里,李隆基不禁摇头笑了笑,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就算皇位能轮到阿耶,下一任也该是大哥,跟他总是无关的,除非……

    见李隆基倏尔摇头又发笑,李成器道:“三郎,你怎么了?”

    李隆基回过神来:“没什么,只是忽然想到,我有大半个月没去乾陵了,此等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