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君明臣贤应十事】④(肥章)

    【第五章·君明臣贤应十事】④(肥章) (第1/3页)

    萧江沅的笑容多了几分真意,郑重道:“臣只是没想到,一向对臣子的轻视十分敏感的大家,在面对姚刺史的时候,不仅不急不怒,还反省自身,当属明君典范。”

    “别的臣子轻视,是小瞧我,同时欺负我。姚公可不一样,他若觉得我能力不足,必是有据可依,实事求是。”

    “大家不是对自己的能力很是自信么?”

    “以姚公之卓越,恐怕对我的评判标准,不会低于祖父、祖母甚至太宗皇帝。这样一比,我可不就是能力不足了?”此刻李隆基已行至马前,摸了摸照夜白通体雪白的毛,“且姚公行事向来出于公心,不为自己算计功利,想来他不愿做宰相的原因,真的与我的德行和才能有关。”

    看来这场打猎不能太随心所欲了,须得好好表现才行。君主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有选择君主的权利,历史上不也有臣子考验君主的先例么?姚崇若拿定主意拒绝拜相,李隆基这个一心想要做明君雄主的人,还真不能拿这个三朝元老怎么样。

    可是李隆基为了姚崇做了这么多铺垫,临到头姚崇若是不肯,李隆基就白忙活了,暂时还想不到有谁比他更适合取代功臣为相。此刻,功臣才刚刚受李隆基威慑,自然老实,可若让他们继续在宰相之位上待着,时间一长,这次的威慑就没用了。

    李隆基翻身上马,冲姚崇灿然一笑,同时抿嘴低声道:“姚公啊,你可不能这么对我啊……”

    猎场很大,李隆基这一日也是让群臣不要拘礼,自顾玩乐即可,于是便没有太多臣子,跟上他和姚崇的队伍。

    功臣们已互通过消息,知道李隆基大抵是个什么想法,便更不会不知趣地上前了。却没想到,待天子和姚崇猎完归来,天子虽龙颜大悦,姚崇却仍是个刺史。是圣人压根就没提,还是姚崇……拒绝了?功臣们不禁议论纷纷起来。

    “世间会拒绝封侯拜相之人,或许有,但一定少,至少刘某是没见过的。”刘幽求不以为然道。

    张说则道:“一直以来,我太过在意天子所想,却忽略了姚元之的想法,万一他真的不愿意拜相呢?那么一切便有转机了。”

    说完,张说看向张九龄,却见张九龄淡然一笑,摇了摇头,什么也不说。张说这才想起来,张九龄受他提携,跟他关系是好,却并不喜欢与功臣为伍,更不喜欢在人背后议论是非,何况还有揣测天子圣意之嫌。

    姜皎给一旁的李林甫使了个眼色,表示询问,李林甫只伸手在他背后写了四个字:

    欲、擒、故、纵。

    另一边,李隆基还在神采飞扬地跟姚崇讨论着方才的围猎,不论李隆基问什么,姚崇都能应答,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甚至有意无意地问了些政事上的难题,也能得到惊醒梦中人一般的点拨。

    唐人打猎并非直冲冲地穷追猛打,也要讲究策略,毕竟丛林之中,猛兽与弱禽皆在,这和行军布阵还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才几番围猎,李隆基便见识了姚崇所言不虚,其围猎之手法十分高明,还有几分兵法的模样,纵是当世猎中才俊,他也不遑多让。李隆基在这方面,乃是才俊中的才俊,自当不甘示弱。两人合作起来相得益彰,十分默契,再加上姚崇本人精力旺盛,惊采绝艳,这便让李隆基愈发确定,这就是他要的宰相。

    与此同时,姚崇也对这位朝气蓬勃又胸怀天下的天子添了许多好感,不觉间,心竟有些动摇了,却仍是不敢轻易做决定。或许……他应该亲自确认一下,这是不是他能辅佐的君主,若是则皆大欢喜,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若不是,原因也不在他。总要给天子一个机会才好,也是给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