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山深处有人家

    第一章 青山深处有人家 (第2/3页)

馋食。王然忍不住又腹诽几句。但一想到那春笋烩肉的滋味,刚刚填饱的肚子又隐隐有些饥了。麻利放下空碗,王然到檐廊下背起竹篓,拿上小药锄,跟师父和小翠姐道了别,就往院外去了。刚走到篱笆门跟前,身后又传来师父可恶的声音:“顺道再去西边山上摘些春茶,谷雨茶的滋味可是顶好,不比那明前茶差。”

    王然权当没听见,头也不回的快步走了。

    沿着小路往南走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王然来到一片茂密的竹林前。刚刚还摇头晃脑,哼着小曲的少年登时正经起来。自小在这山中竹海旁长大,王然对挖笋已经十分熟稔,但在师父的教养下,还是习惯做事时凝神屏气,不挂杂念。先找到一株壮年竹子,细细打量最下盘竹枝的方向,对应平行的地里就是此竹竹鞭的位置了,找到泥土松软,微微隆起的地方,就可以开挖了。拿出药锄,沿着隆起的地面轻轻挖下去,就能见着被笋衣包的严严实实的笋。小心刨开土,对准根部用力一锄,一颗新鲜春笋便进篓了。

    因山中人稀,竹林肆意生长也无人砍斫,王然又熟悉竹性更兼手脚麻利,不到一个时辰,就采了满满一篓笋。背着满篓春笋也健步如飞的王然又很快爬到了西边山上,有道是“轻雾笼山谷雨天,香茶滴翠嵌云间”,只见山上浓翠润泽,清风习习,薄雾缭绕,令人心神俱怡,恍若神仙。

    小心放下竹篓和药锄,脱下身上的短褐,王然便又开始采茶了。待褐衣上铺了好大一堆嫩茶,山间薄雾也渐渐散了。王然抬头看看日头尚早,就在篓边就地躺下,枕着双手两眼望天,想着心事。

    听镇上人说今年是淳化四年,自己已经十四岁了。小时候跟着师父去村子镇上,见别人家孩子都有爹娘,自己却只有个师父和小翠姐,便回家询问。小翠姐只说他父母在生下他之后不久就双双病殁了,临终前将自己托付给了师父王稚川。而小翠姐原本是他母亲的贴身丫鬟,主人去世后无所依附,便也跟着王稚川一起,也好照顾王然。其他关于王然父母姓谁名何,做什么营生,一概不说。

    师父王稚川也尤为奇怪,虽然待王然和善亲切。但只要王然问起前事便顾左右而言他,什么都不肯透漏。虽然让王然叫他师父,但从来不曾主动教与王然什么,只在吩咐做事的时候告诉些注意事由。

    小翠姐见小王然跟旁边村里顽童学的愈发粗俗,不落忍他长成愚妄无知的村夫或腌臜无礼的泼才,才抽空教他读书识字,让少不经事的王然以为师父屋里那一柜柜经史子集都是他拿来撑面子的,学问怕是还没小翠姐高。直到后来将《杂字》、《百家姓》、《千字文》都背的滚瓜烂熟,开始读《孝经》、《礼记》,小翠姐渐渐解答不了他对书中章句的疑惑,让他去试试请教师父。自此之后才知道师父不仅医术高明,肚子里竟也是经纶满腹,讲起书来旁征博引,口如悬河,甚至还有点滔滔不止,让小王然听得头晕脑胀,往后除非有实在是冥思苦想也不得甚解的问题,才敢开口问师。师父呢,也放任王然自流,只要王然不问,便从不曾主动讲。却未想到,王然将这一卷卷文章,渐渐读歪了,虽然喜爱看书,且凭着颖悟聪慧,对书卷过目即可成诵,但只觉得那些经史子义,都是教人讲规矩的,好不束缚人,唯有诗词中偶尔可见的豪迈不羁之气才对了他的胃口,心驰神往,忍不住又吟起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