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张献忠和左良玉对峙

    第204章 张献忠和左良玉对峙 (第1/3页)

    明末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据某些专家统计,当时的朱家人口其实比关外的鞑子人口要多得多,在百万以上,可是这样大规模的人口姓氏的家族,连皇位也保不住,更加奇怪的是,那些地方藩王都是非常有钱的,可似乎却没有一个起来反抗。

    其实也不是一个没有,这南阳曾经就出了这么一个藩王,南阳府是唐王的藩地,上一任唐王朱聿键,就曾经抗争过。他也是就是后来郑芝龙扶持的隆武皇帝。

    崇祯五年,朱聿键即唐王位,崇祯帝赐其皇明祖训、大明会典、五经四书、二十一史、通鉴纲目、忠孝经等书。年轻的朱聿键锋芒太露,在王府内起高明楼,延请四方名士。在宗室换授等问题上与崇祯朝臣多有冲突,得罪了不少大臣。为其父当年被毒死一事报仇,竟在崇祯九年七月初一,杖杀两位叔父福山王朱器塽、安阳王朱器埈。当年八月,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清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朱聿键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崇祯帝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没有遇到清军,却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乃班师回南阳。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依照明朝规制,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仍使当时在位的崇祯帝大怒,冬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凤阳皇室监狱。崇祯帝改封其弟朱聿鏼为唐王。

    如果在凤阳大牢内关押的朱聿键知道现在的南阳如此危险,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此时张献忠领八万大军驻扎在舞阳县附近,罗汝才十多万大军驻扎在叶县附近,两军相互照应,而左良玉领四万官兵在泌阳驻扎。

    张献忠此时正在揣摩左良玉的行军路线,左良玉屯兵四万在泌阳就不动了,不知道是怕了还是另有所图。

    “你们都说说,这左总兵意欲何为?”张献忠问道。

    孙可望第一个开口道:“左良玉那厮,胆小如鼠,定然是怕了咱们人多,不敢前来招惹!”

    潘独鳌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以我看来,左良玉按兵不动,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等待援军,第二个是看守南阳,若是我们攻城,他定然会趁我们攻打南阳之时,背后偷袭,他现在囤雄兵与泌阳,就是震慑我等,好让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张献忠觉得潘独鳌说的有道理,不停地点头,左良玉领四万精兵,却在自己的旁边按兵不动,肯定是有企图的。在大明境内,张献忠不怕任何人,唯独这个左良玉他不敢掉以轻心,或许这都是定数,张献忠对阵左良玉,十有九输。因此只要是对手是左良玉,张献忠会格外的小心应对。

    “军师觉得,那我们该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