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反客为主

    第一六一章 反客为主 (第1/3页)

    高见没有,浅见倒有几条,”赵可桢笑了,“贵党纠集百万之众,人数虽多,但岂不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党在苏区深受人民群众拥护,恰如龙游大海鱼入深潭,国军虽有百万之众,但具体到一时一地,真正能与红军对垒者又有几多?贵党所恃者,无非是军队数量,确实,从军队人数上看,贵军是红军十倍之多,但从整个苏区来看,苏区千万父老皆诚心拥护我军,论其数量,却又是贵军十倍之多,若非如此,贵军前后四次围剿,又怎会落得个铩羽而归?”

    “哦?听赵先生的意思,苏区千万群众父老,皆是贵党可用之兵?那么照先生所说,军队又有何用?此谬论也!须知军队披坚执锐,训练有素,又岂是区区手无寸铁之乡民可比?按照赵先生的理论,日本人只有区区数千万人口,而我国则有三万万人口,然则日本人却为何能长驱直入,掳掠中华?以我看来,只要军队训练有素,战略执行得法,无论你苏区有多少人力,对国军来说,也只是虎入羊群而已!”耿朝忠笑呵呵的说道。

    “虎入羊群?怕是羊入虎口吧?”赵可桢不由冷笑,“国军自北伐开始东征西讨,大小也算数十战,更有德式美式装备武装,洋人教官充作参谋,如此算不上的上训练有素战略得法?为何连续到苏区四次,却次次铩羽而归?恐怕这不能用‘虎入羊群’来解释吧?”

    “此一时彼一时也,”耿朝忠也连连摇头,“前四次并非中央军精锐,再加上战略上确有瑕疵,所以才容贵军猖狂一时,但此次校长已做完全准备,更在庐山进行‘军官培训团’,无论人力物力都已准备完全,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针指导下,相信必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我记得,贵党每回开战前都这么说。”赵可桢出言嘲讽道。

    “哈哈,”耿朝忠洒然一笑,“口号总是要喊喊的,但这次确实与以往不同。再者说,赵先生声称贵党在苏区广获民意,但你可知,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