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提亲

    第二二九章 提亲 (第2/3页)

劲的劝赵可桢喝酒。

    过了好一会儿,赵可桢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他叹了口气,这才开口道:”现在江西的情势很严峻啊!我们在这里好酒好菜的享受,可苏区的同志们,恐怕就是连一顿热饭都吃不上了!”

    雍婕诧异的看了赵可桢一眼,说好不提这茬,怎么赵可桢又提了起来?

    “女儿大了,老瞒着也不是个办法,”赵可桢的脸上显出几分通透,显然刚才他已经下了决心,他看了看赵可桢,低声道:

    “尔笙啊,苏区的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我看报纸上说,国军节节胜利,红军节节败退,还说什么要毕其功于一役什么的。不过我听学校的同学们说,上几次报纸上也都这么说,不过到头来苏区还不是越来越大。”赵尔笙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回不一样,”赵可桢打断了女儿的话语,“这回的情势,是真的很严峻,对我们情报战线也是如此,为了向苏区运送急需的物资,我们隐蔽战线上的同志,这几个月已经损失了至少几十人,长此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

    “爸,会不会牵涉到您?”赵尔笙的脸色也认真起来。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可桢回答了八个字。

    场面再次沉默下来,雍婕看丈夫跟女儿谈话,一直没有插口,直到这时候才看了赵可桢一眼,发现赵可桢在微微点头,这才开口道:

    “尔笙啊,我们夫妻俩决定,送你离开北平,过完十五就走。”

    “什么?我还有半年才毕业呢?”赵尔笙一惊。

    “来不及了,学业的事以后再说,”赵可桢挥了挥手,“现在北平太危险,我和你母亲实在没精力在照顾你,你先去香港躲几天,等事情安定了再回来。”

    “香港,怎么跑那么远?”赵尔笙更是惊讶。

    “那里最安全。”雍婕插口道。

    赵尔笙没有再说话,这么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一无所知的小丫头了,父母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学校那边我会打招呼,就说你得了病,需要休学半年。”赵可桢说道。

    “爸,妈,你们会不会有危险?”赵尔笙抬起头。

    “不会,”赵可桢摇了摇头,“过几天,会有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去了香港以后,安心等待,等我和你母亲的事一结束,我们就去香港找你。”

    赵尔笙明白了。

    父母不仅有危险,而且有很大的危险。之前数次,父母都曾起心思把自己送到外地,但每一次都没有这回这么坚决,这么郑重其事。

    “爸,妈,我不走,我要和你们在一起。”赵尔笙坚定的摇了摇头。

    “傻孩子........”

    赵可桢伸出手,正要抚摸女儿的头,突然外面响起了门铃声,接着,佣人走了进来,开口道:“老爷,有个年轻人来拜年。说是燕大的,您的故旧。”

    “周馆长!”赵尔笙脱口而出。

    赵可桢和雍婕对视了一眼,显然也猜出了来人的身份,想了想,赵可桢示意仆人道:“请他进来。”

    仆人点点头,走了出去。赵可桢站起身来,对母女两人说道:

    “我出去见客,你们先去里屋回避一下。”

    雍婕点点头,拉起恋恋不舍的女儿,走到了内室。

    门开了,耿朝忠微笑的脸出现在赵可桢面前,手里还提着几件年货,正站在门口跺脚,看到赵可桢出来,连忙抱起双拳,恭贺道:

    “赵署长过年好!祝您万事顺意!”

    赵可桢打量了他几眼,寒暄道:

    “原来是周馆长,稀客稀客,快请进!”

    耿朝忠先给赵可桢拜了个年,目光随即往屋里一扫,看到里面桌椅碗筷俱全,显然是在吃饭,这才歉意的笑道:“赵署长不好意思,来的不是时候。”

    “无妨,请进。”赵可桢摊开手,示意耿朝忠进屋。

    “里屋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