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师父

    第十六章 师父 (第1/3页)

    曹宏知道,虽然父皇令冀兖二州向齐郡囤粮这件事是瞒不住的,但是怎么打、往哪打、打成什么规模连他这个皇子都不清楚,这个徐琰是如何知道的?

    于是曹宏问道:“徐先生,请问您是如何知晓此次对南朝的用兵规模的。”

    这时天已深秋,渐渐凉爽下来了。但是徐琰还是手持羽扇,一副名士的派头,淡淡一笑,将羽扇轻轻挥了挥,说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去岁淮河遭灾,南朝灾民涌入江北,本就粮食匮乏,今琰在洛水之滨见水上舳舻千里,粮船首尾相接,络绎不绝;当今天子令冀兖二州发粮往齐郡囤积,如今这京畿之地的粮食又起运往东。此战岂能小也?”

    曹宏不禁暗暗佩服,刘宋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想必说的便是徐先生这样的人了。于是曹宏便又好奇道:“此战结果如何,请先生预之!”

    只见那徐琰听曹宏发问,只是微笑,闭口不言。

    韩世能见状,略想了想便笑道:“宏儿,此事如果你是皇子的身份问徐先生,徐先生恐不便细说。”

    曹宏听外公说罢,便知道其中的意思了,自己一个魏国的皇子,如果是好话,大家花花轿子众人抬,那倒是没事。但如果徐琰分析此战不是很乐观,那这话就不能乱说了。所谓交浅言深,徐琰在自己面前说话肯定是要有分寸的。

    韩世能这时候“哈哈”一笑道:“不过,老夫倒有个想法,思来已久,今日正好说了。宏儿虽是皇子,但是自小乖巧懂事,聪明过人。徐先生呢,也不是外人。我想让宏儿拜徐先生为师,请徐先生能收下这个徒弟。”

    曹宏自从听韩嫔说起徐琰的往事,便觉得徐琰是个重情重义的奇男子,再加上几次接触,更是觉得徐琰温文儒雅、足智多谋,于是站起抢上几步,跪在徐琰面前说道:“先生如若不嫌曹宏鲁钝,请收下我这个弟子吧!”说完便是重重一叩。

    徐琰听了,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琰乃秦国逃臣,江湖废人,岂能教授皇子殿下。”

    曹宏见徐琰拒绝了,急忙说道:“先生,曹宏虽是皇子,但是自小便受母亲教诲,不敢有丝毫骄横跋扈之举,再说尊师重道也是人之大伦,将来不管曹宏如何,都会记得先生的恩情,请先生收下我这个弟子吧。”

    徐琰起身想扶起曹宏,但曹宏就是不起,徐琰这是第一次这么近的打量这位四殿下,只见他英姿挺拔,剑眉星目,眉眼间竟和逝去的的韩小妹有些许相似,不禁呆了,定定地看着徐琰。

    韩式能见状,忙清咳一声道:“徐先生虽然智冠天人。但宏儿怎么说也是你的晚辈,请先生便收下这个弟子吧。”

    徐琰这才清醒了来,苦笑道:“罢了,我一敌国逃人,既然殿下不嫌弃我鄙薄,我便勉力为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