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监军太监

    第92章 监军太监 (第1/3页)

    “杨守备,一会你就去锦衣卫处,按照九营编制,领取三年拖欠的军饷,以及这两次拖欠的皇上的赏赐然后带着人去军营发放。”低头沉思了下“记住了,即便是这次在叛乱里死去的士兵,也要一文不落的发放给他们的家人,这一点非常关键。”

    杨老爹就磕头领受。

    “监军太监被乱兵杀了,我再给你派一个,这是规矩。”然后叫过身边跑腿的小太监“小杨子,你跟着我历练多年了,这次你就去做这个监军太监吧。”

    这个小太监被这突然的幸福打击蒙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赶紧趴下给李公公磕头,哭泣着感激“多谢干爹栽培,儿子一定——。”

    李公公就挥了挥手“好啦,好啦,好好的陪着杨守备干,干出个名堂来,不要给我丢脸。但记住了,监军太监的本份,只看,只记,不参与指挥调度,不得瞎说乱动手脚。一旦你越了规矩,小心干爹我不念情份,直接砍了你。”

    这一番谈话,虽然让人感觉到阴森森的背后发冷,但其实也表达了这个镇守太监的本心。事情有了一次,但绝对不能再出第2次。能把这个民间淹没的千总直接超恩提拔成守备,并且直接将九营交给他,目的就是换一换这官场的黑暗腐败之气。

    在杨老爹的脖子后面加把刀,其实更多的希望是他能将这事情做好。老的官僚是指望不上了,就看看这个新的人吧。

    至于监军安排,在大明早已有之,还不是那个以文御武的国策决定的。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认为,文臣都是忠心的,武将都是脑后有反骨的,大明当然也不能免俗。大明的皇帝怕那些功勋武将造反,于是他们做了第1件事情,用蓝田案,大杀特杀武将,动摇了武将的根基,扭转了开国的惯例,武将为主文臣为副的根本。

    然后在土木堡之变中,彻底的将所有的武将勋贵一网打尽,彻底的铲除了武将的根本,使得朝廷官僚的结构,从开国时候的武将为首,转变成了以文官为首的格局。

    其实大明真正走向灭亡,就是从这土木堡之变开始的。武将集团彻底的覆灭了,文臣集团彻底的掌握了中枢开始的。

    而一个国家,丧失了武力的保护,仅仅靠着一群耍嘴皮子的人,发展的富足如南北宋,就是让一个孩子抱着宝贝。而发展到了现在的大明,铁血大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