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 同样改变了历史的秣陵县会议6

    第704 同样改变了历史的秣陵县会议6 (第2/3页)

策最无法理解的地方。

    “主公,桓公之死,并非是因为前事。据我派去查探此事的人回报,刘表之所以派人暗杀,据说,是因为桓公最近一直在暗中劝长沙太守张羡,起兵投向曹操一方。因此,我猜测,最近一段时间,刘表频繁更换荆南四郡的一些不是很显眼的官职,恐怕就是为了制衡张羡。

    而如此明目张胆的杀了桓公和他的全族,就是为了给张羡和长沙人一个警告。”周瑜将他所掌握的情报说了一遍,最后大胆分析道。

    孙策一听完这番话,眼中突然闪过两道寒光。

    此时,议事厅中,恐怕也就只有孙策一个人想明白了周瑜去见鲁肃时,鲁肃派人带给周瑜和自己那番话的真实意图了。

    “公瑾,你也是这么想的吗?”又沉思了片刻,孙策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瑜,问道。

    这番话说得其他人一头雾水。

    可周瑜却听得明白,他点点头回答道:“主公,从目前的局势而言,子敬的话,就是我军唯一的出路,恐怕也是您仅有的一次为先君报仇雪恨的机会了。当然,主公您若是一意要从刘备手中夺回江北,属下也不会有任何异议。”

    话虽如此,如果孙策真得选择与曹操联合在一起,继续与刘备死磕,争夺江北三郡的控制权,那他周瑜恐怕就要想一想自己将来的出路。

    周瑜如此聪明的一个人,对于孙策连续两次压制自己的事情,又如何看不出来呢?

    可是,看出来,是一回事,真让周瑜因为此事而背叛孙策,却也并不容易。

    一方面,孙策和周瑜的关系可以用青梅竹马来形容,而且,他们两个真得有可能是拜把子兄弟,刎颈之交。如果周瑜放着这样的关系,而投到其他势力的麾下,必然得不到重用。

    除非是孙策自己先破坏了二人之间的关系。

    另外一方面,东吴周边,也并没有出现能够比拟孙策的人物。

    可是,在这时空里,已经有了能够与孙策比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